A4:视点总第5722期 >2024-03-29编印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坚守传统技艺 做好每一张纸
刊发日期:2024-03-29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具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宣纸制作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

在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1号馆1—3展位上,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广大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带来了众多精品宣纸产品。记者在艺博会现场了解到,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闻名中外的宣纸之乡——安徽泾县乌溪,创建于1951年,现有员工近1200人,占地1.5平方公里,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宣纸生产企业、文房四宝行业公认的领军企业,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红星牌宣纸因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等特点,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

艺博会现场,展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红星牌宣纸按原料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二丈(千禧宣)以及特种规格等;按帘纹又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等;按加工程度可分为生宣和熟宣,熟宣(加工宣)有六十多种。宣纸制品有册页、印谱、信笺、对联和高级折扇等。高、中、低档及各种纪念宣纸畅销海内外,在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的同时,还因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备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近年来,宣纸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对水质、原材料等自然环境要求极高的特点,逐渐成为收藏门类中的一匹“黑马”。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从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变成韧性十足的宣纸需要经过108道工序,每一张宣纸的诞生都要历时3年。泾县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种植出优质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这些宣纸的原材料需要经过反复浸泡、清洗、蒸煮、摊晒,以日晒雨淋的方式进行自然漂白,才能制作出‘墨润万变’的优质宣纸。优质的宣纸可以长久存放,而且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纸质也会变得更加温润。近年来,老宣纸因其工艺价值和年代价值已成为众多书画家和收藏家关注的收藏品类。”

据介绍,在宣纸制作的108道工艺中,捞纸工艺需要至少两人配合才能完成,这项工艺最考验匠人相互配合的默契。一人掌帘,一人抬帘,两位匠人凭着力度、角度、速度,才能将一张张薄如蝉翼、色如白雪的宣纸从水中捞出。尤其是严冬时节,捞纸最为艰辛,工人的双手要在冰冷的纸浆中反复浸泡,需要忍受着透骨的寒冷。而宣纸制作最重要、也是温度最高的一道工序是晒纸。在古代,湿纸干燥是在太阳下面晾晒,因此叫“晒纸”。如今,为了让纸张在焙面上贴得平整严实,晒纸改在了室内,需要用加热的“焙”来烘干。因此,晒制车间内无论冬夏都充满闷热,工人在工作中从头至尾都是挥汗如雨的状态,耗费大量的体力……一冷一热之间,彰显的是宣纸匠人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一张张光洁的宣纸,正如他们无私而纯净的匠人之心。可以说,每一张宣纸都凝结着传统手工匠人辛勤的汗水与智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内涵。

多年来,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秉承“传统正宗,优质名牌”理念,生产的“红星牌”宣纸是唯一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三获国家质量金奖的产品,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获首批原产地域保护,2006年被批准为中华老字号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商务部等四部委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9月,在我公司的积极申报下,宣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公司成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单位。2011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投资兴建了宣纸文化旅游延伸项目——中国宣纸文化园。园区以“发掘宣纸文化内涵、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传播宣纸传统文化、展示宣纸艺术风采”为主题,合理布局、精心打造。自对外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来客,成为宣纸技艺展示乃至泾县对外宣传的一扇重要窗口。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宣纸古法生产技艺制作流程展示,纸、墨、笔、砚等文房四宝的制作技艺展示与游客参与体验等,具有参与性、体验性、文化性的特点,园内体验宣、手形墨、宣纸及其加工产品等特色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目前,文化园已接待国内外旅游团体、政要、来宾近8.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宣纸文化园二期工程(宣纸传习基地)正在积极筹划与建设之中,主要内容包括宣纸古籍印刷、宣纸博物馆、书画长廊、文房四宝与书画市场、江南民俗园等部分。建设完成后,宣纸文化园将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书画创作于一体,全国最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宣纸文化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