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将至,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也陆陆续续被消费者加入购物车中。天然维生素、天然蜂蜜等带有“天然”字样的广告词颇让人心动,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然而,这些品类也都出现过造假疑云,高价买到的可能是货不对板产品,健康食品的真实性问题受到消费者关注。业内专家表示,食品真实性是备受国际关注的新兴热点和重点问题,消费者难以通过感官识别出造假掺假产品,中下游企业由于自身技术局限无法判断原料的真实性。面对产业和市场需求,保障健康食品真实性研究需要创新,要加强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的研究,在相关产品功效评价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覆盖健康管理全流程。
□ 本报记者 闫 利 文/摄
“高价买到的也不安心”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分析指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幼儿辅食、精准营养补充等方面都有较强消费需求,“健康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习惯,并且有着从“选择性消费”向“健康刚需”方向演变的趋势。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健康食品买单,食品工业也以“营养与健康”为导向进行深度转型。
为健康买单的消费者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等领域。如何买到称心如意、货真价实的健康食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近日,“90后”杨女士向记者吐槽,“平时工作忙,饮食很不均衡,果蔬摄入量严重不足,就想着购买一些维生素C产品来补充下身体所需。但打开购物平台搜索后才发现,维生素C种类繁多,价格跨度也大,几元到几百元的都有,天然维生素C感觉更好一点,但又害怕高价买到的产品货不对板。不得已,只好高价和低价的维生素C咀嚼片各买了一瓶。”
无独有偶,此前,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某药店内注意到,消费者曾先生在保健食品售卖区域也对着不同品牌和价格的维生素C咀嚼片犹豫不决。“我相信有‘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安全,但在购买其他类型营养补剂后,对高价买到的产品并不安心。”曾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在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的选择上,不少消费者都有着同样的困扰——“高价是否意味着‘天然’”。在电商购物平台,不少消费者在相关产品的评论中提问“这个牌子的维生素C好吗?是天然的吗?”而在已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回答中,“感觉是”“应该是”等词语占据多数。
用科技手段鉴真假、助发展
消费者的疑虑背后,其实是对健康食品真实性的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食品真实性问题是新形势下影响消费信心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食品真实性问题日渐突出,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对食品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以维生素C相关产品为例,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商家如果对售卖的维生素C产品打上“天然”标签,基本会在详情中对产品进行“天然”论证。如,某产品就在商品详情页介绍了鉴别天然维生素C的“两步法”:一是看产品名,产品名称中明确写了“天然”;二是看配料表,配料表原料有且仅有“天然维生素C粉”。该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拥有‘蓝帽子’,也有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天然维生素C粉(针叶樱桃来源)》和《维生素C产品中抗坏血酸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13C/12C)测定方法》就发布并实施,依据此检测技术与标准,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准确区分天然维生素C与合成维生素C。同时,基于此标准,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可以对市面上的维生素C产品进行验证,对符合标准的产品授予FA认证证书。这一举措能够帮助消费者准确区分市场上的天然维生素C与合成维生素C产品,也证实了天然维生素C是真实存在的。
企业进入“被动监管+主动承诺”模式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看来,确保食品安全,需要跨越道德、法规、技术3道门槛,而确保食品真实性的关键是企业家的良知与道德。在我国食品法规、标准日趋完善的背景下,确保自身产品不造假,确保原料、辅料的真材实料,是食品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基本条件。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元。面对庞大的健康食品市场需求,保障健康食品的真实性迫在眉睫。在日前举办的“健康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与新赛道构建”论坛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鹏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更关注食品的真实性,希望购买到物有所值的食品。保障食品真实性意味着相关企业从传统的“被动监管”模式转变为“被动监管+主动承诺”相结合的模式。“我们要鼓励预防性的食品真实性管理体系及食品真实性科学评价体系在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普及和应用,激发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真实性的责任主体意识。”刘鹏说。
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王道兵博士表示,食品真实性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提升起到了支撑作用,在保健食品领域,相关真实性评价标准体系正不断健全,不论是天然维生素C鉴别技术研究还是天然番茄红素鉴别技术研究,都是让技术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