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行业总第5885期 >2024-11-29编印

助力临床研究提质增效,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委会学术年会圆满举办
刊发日期:2024-11-29 作者:  语音阅读:

  2024年11月16-1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循证中医药国际论坛和第三届中医药核心指标集国际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心(ChiCOS)、北京卓越未来国际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世界中联副会长张伯礼院士致辞,他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借鉴,但也不能简单“套用”,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评价方法,彰显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对做好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张院士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面向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充分认识中医药防病治病和维护健康的优势;二是针对中医药“病、证、症”作用特点的不同,应该开展分类评价;三是基于中医药作用特点,加快研发评价新工具、新方法、新标准;四是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双向转化”研究模式,加强临床和基础的结合。

  会上,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处长贺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处长李苏宁、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苏祥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谢雁鸣教授等专家围绕中药品种保护修订、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医药团体标准等进行了政策解读主旨报告。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处长贺强指出,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提高中药品种质量,推动了中医药产业链的整合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国家医疗改革提供保障,体现了临床价值和可及性,建立具有中药发展特点的药品质量改善提高机制,鼓励中药科技进步和创新等促进中药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处长李苏宁介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和发展并重的科技支撑体系。要坚持协同攻关,建立重大科学问题的长期研究机制;坚持面向临床,建立目标导向的科研攻关模式,即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通过构建创新平台,组织联合攻关团队,布局和实施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鼓励核心目标导向的探索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苏祥飞介绍了中医药领域团体标准的整体进展情况以及团体标准制定的要求和程序。谢雁鸣教授围绕《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开展了详细的主旨报告演讲。

  作为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大会聚焦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结合中医药行业多方力量,共同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学体系和标准体系,围绕核心指标集(COS)、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等内容,多为学者和专家做了精彩报告。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指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于临床价值。近十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推动智能科研范式与中医药临床评价相结合,助力中医药临床评价的快速发展。

  世界中联副秘书长徐春波指出,把中医药的疗效“说明白,讲清楚”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迫切需求。希望专委会能继续加强国内外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在方法学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更多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持,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疗效证据,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

  北京卓越未来董事长周美吟女士和专家们分享了中医药临床研究方面的一些观点。她表示,疗效是中医药传承创新根本,评价是实现守正和创新的关键环节。作为扎根中医药临床研究20余年的CRO企业创始人,她认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经过几十年的融合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此次大会从多种方向和领域展开了学术交流,不仅是为中医药科学评价体系,临床运用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将推动我国中医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工智能”等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引入。

  人工智能+中医药话题是本次 “循证中医药国际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高级工程师康波针对“算力驱动的中医药大模型智能体创新”进行了详细讲解。天津中医药大学季昭臣博士围绕“如何打造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的多功能机器人”以及“如何利用多功能机器人进行科学的证据转化”、应用场景等问题做了详细报告,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究区域中心揭牌仪式、《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应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仪式、《2023中医药发展报告》发布仪式。来自全国高校、医院中医药专家200多人参加了论坛。

  (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