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闫 利
“食品真实性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占据重要位置,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我们绝不能忽视。” 11月23日,2024食品真实性技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保障食品真实性需要法规标准、科技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支撑,要以《食品真实性科学共识》为基础,提高社会各界对食品真实性的重视程度,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科技界支撑、产业界自律的食品真实性社会共建共治生态。
记者注意到,近期,市场上关于食品真实性的议题风起云涌。以消费者常见的红薯粉为例,“东北雨姐”直播间售卖的红薯粉条因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相关厂家被罚671.76万元。之后有零食品牌也陷入“真假红薯粉”风波,而早在2022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多家企业用木薯粉、玉米粉生产红薯粉条。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余名消费者,他们在谈到对“红薯粉事件”的感受时都提到了“欺骗”“信任”等词语。最喜欢在吃火锅时加红薯粉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央视曝光红薯粉掺假后,她才注意到原来自己平时爱吃的红薯粉可能不是由红薯制作而成的,之后就格外留意红薯粉甚至是粉条的各种相关信息,买红薯粉时也一定会仔细查看各个品牌的情况。“没想到今年又有厂家被曝光,他们怎么能欺骗消费者呢?想不通,吃个正常的红薯粉有这么难吗?”张女士吐槽道。
红薯粉的真假问题背后,是消费者对食品真实性问题的担忧。营养师顾中一在央视曝光木薯粉冒充红薯粉后就在科普文章中提到,“木薯粉比红薯粉差在哪?主要还是成本上的差距,是商家的诚信和良心,要说营养上也没什么。用木薯粉冒充红薯粉这事根本上说还是侵犯了我们知情的权利,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关键还是这个诚信和监管的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红薯粉,牛肉、酿造食醋、蜂蜜、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产品也都出现过以假乱真、假冒名牌、成分替换等食品真实性问题。在全球化的食品供应链中,食品真实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点。
会上,陈君石表示,一些食品真实性的问题可能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但其主要危害是打击了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消费者觉得自己被假冒伪劣产品欺骗了,所以对整个市场上的食品供应丧失了信心。此外,对被假冒的企业来说,也会造成一些经济方面的损失。
2017年,我国科技部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食品反掺假控制技术”专项研究项目,支持食品真实性技术的发展。2020年,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率先推出了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旨在重塑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立消费者与企业信任的桥梁,为中国高品质食品正名。今年4月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及溯源分会发布了《食品真实性科学共识》,提高社会各界对食品真实性的重视。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认为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要把现行的打击非食用物质升级到食品的真实性,使得食品真实性在我们的食品安全法中有其应当有的法律地位并与国际接轨,纳入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中。同时,解决食品真实性的问题,科技也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力,要有先进和可靠的检测方法、技术来鉴别食品的真假。我国并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条件,要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必须要培养和形成一支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队伍。此外,我们要加强食品真实性的科普宣传教育,尤其是在媒体端和消费者端的普及,让消费者认识理解食品真实性,共同为营造真实可信的消费环境作出努力。”陈君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