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827期 >2024-08-30编印

技艺传承不能只限于“喊口号”
刊发日期:2024-08-30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 左 鲤


记得儿时读过一篇名为“屠龙之技”的成语故事,如今想来颇有深意。一个名叫‌朱泮漫的古人,一心想要学习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以便能够到处炫耀。他花费了所有的积蓄,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学会了宰杀龙的本领。然而,当他回到家乡准备展示他的技术时,却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可杀,他的技术一点也没用上,最终只能落得被人嘲笑的结局。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事也没有意义。“屠龙之技”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价值的情况。‌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潮元素持续流行,越来越多的传统非遗项目重回公众视野。然而,笔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传统技艺无人学习濒临失传”。此话令笔者不禁产生疑问,既然是一门好手艺,怎么会无人继承呢?又是什么阻碍了传统非遗的传播呢?

目前对于非遗技艺传承难的普遍认知大多数集中在:传统非遗工艺复杂,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掌握技术要领,年轻人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苦,不能坚持。但笔者认为,非遗传承人在奔走疾呼“后继无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先问问自己“凭什么让年轻人跟我学手艺?”

笔者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要让学员切实感受到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稳定的收入保障,第二是来自社会的尊重。说白了就是要么能赚钱,要么有价值。作为一名称职的非遗传承人,既要将技术传授给学员,更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学员将所学的技艺转化为与工作付出成正比的劳动所得,让他们耗费三年五载青春所学到的技艺,成为今后安身立命的生活保障。学手艺只是一方面,让这门手艺创造出价值才是最实际的传承目标。

曾经一则“某地殡仪馆招聘正式员工的淘汰率超过知名院校”的新闻,引发不小的社会争议,无形中折射出人们对于职业收入的关注。工作的最核心意义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丰厚的收入,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面前,单纯的一腔热血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虽说谈钱就俗了,但是我得让我的徒弟们跟着我这个师父吃饱饭。”这话虽然直白,但却一语道破了阻碍传统非遗技艺传承的根本原因。

一位文化名人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无用之物,谈何传承?”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人高的大花瓶、镶满宝石的皇冠、绣着精美纹样的旗袍,都会被其深厚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但这些工艺珍品和日常生活并无关联。因此,传承人要积极拓展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的全新应用场景及功能属性,任何一项非遗技艺最初都是以具有实用性为前提的,失去实用功能属性,技艺就如同无根之木,即便传承人喊破喉咙,也很难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说白了,想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包,首先要做的是推出能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的好产品,这便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生动实践。

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不是没人学,而是找不到学习的门路。笔者认为,如今业内盛行的“失传之风”,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人为了突出工艺与产品的稀缺性而打造的营销话术,以此突出自身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虽然不少传承人在媒体上疾呼“不能失传”,但采访过后,公众甚至连一条招收学员的信息都搜不到。在计划经济时代,各大工艺美术品厂都会定期面向社会招收学徒,时至今日,不少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的从艺之路都是始于工厂学徒,如果非遗传承人真正为了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不如在奔走疾呼失传危机的同时,将学员招收信息及福利待遇,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以此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非遗传承事业。

最后,笔者希望传承人能够真正做到“以艺为先”,在开展技艺传承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理念,对于有志从事传承的后学之辈,要给予充分的成长空间,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进步机会。目前,一些工作室还保持着旧有的学徒模式,将学员当做廉价的劳动力,普通学员很难获得参与评奖、职称考试和被大师收徒的机会,传承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手艺就应该不计回报地报答师父。试想,一个满怀信心的年轻人,在经历了“赚不到钱,出不了名”的双重打击下,是否还能坚守最初的那份热爱呢?

祖师爷留下一门手艺,从老年间传到了新时代。让传统技艺传承有序,永续繁荣,并不是嘴上山呼的口号,而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需要认真思考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