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晓磊)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自2019年8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创新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一港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服务地方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钦州港片区承担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9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地实施;累计形成200多项“钦州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4项已获全区复制推广,占全区169项的43.8%;累计向商务部报送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18项,其中“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等被评为典型案例。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向海产业集聚发展。钦州港片区出台相关产业支持政策超过40项,抢抓RCEP生效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机遇,持续强化产业链强链补链,初步搭建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林浆纸、电子信息等5个千亿级产业链的“四梁八柱”。目前,钦州港片区累计新增设立企业超过3.8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55家;已投产及在建的工业项目超过15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4家。钦州石化产业园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千亿级专业化工园区。预计到2026年,钦州港片区工业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
加强“两国双园”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提级。钦州港片区扎实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推动“关丹港—北部湾港—中国川渝多式联运航线”首开;成功构建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推动中马两国棕榈油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升级发展,引进建设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等项目。探索构建再生金属跨境产业链和进口绿色通道,实现马来西亚关丹港首批70吨再生铝锭运抵钦州港。扎实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建设,创新实施西部省份面向东盟飞地经济合作,全面实施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政策,中马钦州产业园区5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业务范围三次获人民银行同意拓展,业务量累计达417亿元。2023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双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百名,其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排名第83位,同比提升129位;钦州综合保税区在2021年、2022年全国综合保税区综合评估中分别排第61位和第53位,连续两年进位且位列广西4个综合保税区第一。
在改革创新的强力推动下,钦州港片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近5年,钦州港片区GDP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1%,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3.7%,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1.5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4%。其中,2023年GDP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8%,外贸进出口增长20.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
下一步,钦州港片区将全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向海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重点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合作体系,全力推进各领域重大改革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