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798期 >2024-07-22编印

别让“禁止拍照”成为传承路上的“铁门槛”
刊发日期:2024-07-22 作者:  语音阅读:

□ 左 鲤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与社交网站的日渐火爆,拍照打卡成为年轻人分享美好,记录生活的社交方式之一。地方特色美食、各地风土人情、网红景区地标、节令民俗活动、精彩演出瞬间、独特非遗技艺……可以说,拍照打卡的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笔者在很多文化市场和非遗专业展会走访时,经常看到有些展商在展区明显位置挂出了“禁止拍照”的提示牌。当观众被眼前展品精美绝伦的工艺所折服,正准备拿起手机拍照打卡时,却被“禁止拍照”泼了一盆冷水。对此,有观众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怕看,为什么还拿出来展览?”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关于“禁止拍照”的原因五花八门,其中主流的说法有三种。第一,闪光灯强光会对艺术品造成损害,一些丝织类、彩绘类、书画类的艺术品对于光线比较敏感,闪光灯的强光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第二,一些文保单位处于对文物古迹的安全考虑,防止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拍照的形式进行踩点,也会禁止游客拍照;第三,一些品牌在展会上禁止观众拍照是为了保护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防止竞争对手以拍照的形式,对其产品的创意和造型进行抄袭和复制。此外,一些私人订制的艺术品在作品的创作之初,收藏者和制作者就已签订了版权保护协议,过多参与公众展示可能给艺术品收藏者带来困扰。

对此,有法律人士指出,展览的目的就是给人看的,著作权保护也要平衡社会各方面需求。对于普通参观者而言,正常的拍照打卡是不涉及到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出于商业目的,借助拍照打卡搞商业带货,则涉嫌搭便车构成不正当竞争。现在的摄录设备五花八门,网络信息海量丰富,单纯的“禁止拍照”并不能够有效地保护作品的知识产权,如果展商担心竞争对手抄袭,那就最好不要在展会上放置实物展品,可以通过照片、3D成像等技术进行虚拟展示。当然,尽管有些观众对于“禁止拍照”并不认可,但是也要对展商的要求保持充分尊重和理解。

笔者认为,展览是艺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传统非遗技艺走向大众的桥梁,专业展会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笔者相信,大部分观众在展会现场进行拍照的目的,是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艺术作品的喜爱,更是充满了对于大师工匠的敬仰。在今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现场,主办方特意为观众开辟了传统工艺体验专馆,全国知名的玉雕、陶瓷、刺绣、紫砂、唐卡等工艺门类的“大掌门”,亲自向观众展示非遗工艺环节,详细介绍技艺流派、历史背景,面对拍照打卡的观众,有些大师和讲解员还会特意为他们指点出作品最精华、最具匠心的部分。展会现场,一边是大师气定神闲地创作、声情并茂地讲解,另一边是观众举起长枪短炮的摄录设备进行拍照打卡……在这一动一静,一呼一应之间,传统非遗技艺凝聚起更多传承的力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非遗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早已演变成“欢迎光临”和“欢迎体验”。越来越多的非遗大师工匠,通过多种渠道向受众展示非遗文化与工艺技艺。如果因为“禁止拍照”成为青年人走进非遗大门的“铁门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多年前,笔者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曾听过一个故事。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在逛文化市场的时候,看到地摊上摆满了“启功书”的作品,有人问启功老先生对此怎么看,老先生答曰:“比我写得好。”笔者认为,一件堪称杰作的艺术品一定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这其中既包括精巧的设计、优质的材质、精湛的工艺,更重要的还要体现出大师本人的内涵修养与艺术情怀。如果单纯从一张照片就可以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复制和抄袭,那么这件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与技术含量”也值得考量。

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师工匠能够敞开胸怀,积极拥抱年轻受众,有信心将自己的作品以更为快速和先进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展的艺术作品就大大方方地让观众去看、去拍,甚至是去抚摸,去倾听。艺术的传承需要文化的普及,更需要受众的培育,观众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大师,也可以通过大师的艺术作品和人格魅力爱上非遗文化。正所谓:一花生两面,面面总相亲。

最后,笔者想对热爱拍照打卡的观众说两句:当您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准备拍照打卡的时候,也最好留意一下是否允许拍照,如果发生展商要求删除照片的情况,请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一张照片,失去了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