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781期 >2024-06-27编印

1—4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87.52万吨,同比减少14.3%
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改变 高质量餐饮类乳制品需求增加
刊发日期:2024-06-27 作者:  语音阅读:

□ 本报记者 暴梦川


    近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经济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奶业贸易月报2024年05月》显示,2024年1—4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87.52万吨,同比减少14.3%;进口额35.24亿美元,同比下降27.2%;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542万吨,同比减少15.2%(干制品按1∶8折算,液态乳品按1∶1折算,下同)。

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大跌45.3%

    具体来看,1—4月份,婴配粉、包装牛奶、乳清类、酸奶类的进口量大跌,且降幅接近或者超出20%。为何进口乳制品量降幅如此明显?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内乳制品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他表示,“随着国内乳制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国内乳制品的供应量不断增加,可能减少了进口乳制品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1—4月份,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大跌45.3%,是所有进口乳制品品类中跌幅最为明显的品类。

在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婴配粉进口量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

去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产品名称中有动物性来源字样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应当全部来自该物种。明确标签、说明书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无污染奶源”等模糊信息;不得使用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人乳化”“母乳化”或者近似术语表述。明确禁止变相分装和8种不予注册的情形。

宋亮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之后,对中小型乳企的影响较大,国内许多中小型乳企以及国外品牌婴配粉的产品未申请或通过“二次配方注册”,导致无法继续生产婴配粉,进而造成婴配粉进口量的大幅下降。另外,婴配粉市场的萎靡以及国外婴配粉生产量减少也是导致婴配粉进口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新业态带动部分乳制品原料需求量增加

    尽管进口乳制品总量有所下降,但记者梳理发现,奶油类、奶酪类、炼乳类、蛋白类和稀奶油进口量则保持了同比增长,其中,炼乳进口量同比增幅超过50%。不难发现,同比增长的进口乳制品品类中,大部分涉及了餐饮行业所使用的原料。

宋亮分析,“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新业态的崛起使得烘焙等行业对于相关乳制品原料的使用大幅增加,推动了这些产品进口量有所增长;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黄油、奶酪等产品的产量不足,也促使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曹辙也认为,消费者对于高质量、高营养的餐饮类乳制品需求增加,造就了乳制品进口总量下降,但个别品类进口量增长的局面。“这种变化对未来国内乳制品市场的格局,特别是对高端乳制品市场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曹辙表示。

进口乳制品总量下滑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从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进口乳制品总量持续下滑。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1—12月,全国共进口各种乳制品309.40万吨,增长-9.94%。2022年进口量则同比减少17.1%。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今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总量有可能下探至300万吨以下。宋亮表示,随着我国奶源价格的走低,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全脂粉、脱脂粉价格不再具有优势,国内生产和供应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进口乳制品总量下降对国内消费市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量增加造就了进口乳制品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乳制品进口总量下降,但从中长期来看呢,进口乳制品对于缓解我国奶源压力,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宋亮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