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薛淄
近年来,非遗技艺正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如何在保留传统技能的民族性、文化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艺术的时代性、丰富性,让非遗技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日前,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紫砂技艺创新与文化艺术融合表达及产业化”项目为非遗技艺通过市场力量激发传承活力提供了借鉴。
“此次获奖项目包含文化创新、功能创新、艺术创新、技艺创新、工艺创新和融合创新六大技术创新点。项目将学理研究与技能创新相结合、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相融通,以中华文明史为题材,以紫砂为载体,借精妙的艺术构思、创新性的艺术表达、深刻的文化诠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该项目完成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的六大创新技艺成果在工艺美术设计及创作领域、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和文化交流领域推广应用,都得到了较好的成果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助推紫砂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宜兴素有“陶都”之称,尤其以生产紫砂陶最为著名。近年来,江苏宜兴紫砂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总值近300亿元的大产业。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谢强便开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紫砂系列化创新创作,从十二生肖等耳熟能详的传统题材入手到启动“中华文明”主题系列紫砂创新项目。2022年,谢强在“中华文明”紫砂创新课题基础上,融入紫砂技艺创新、产业化应用等实践素材,开展“紫砂技艺创新与文化艺术融合表达及产业化”项目研究,通过用紫砂生动的艺术语言向社会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儿女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2023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宜兴组织并主持了项目技术鉴定会,专家进行了现场参观考核、听取项目汇报、审阅鉴定资料,经现场质询讨论,对项目六个创新点予以充分肯定,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谢强还专研实用新型专利项目——“国粹系列紫砂专利组合茶具艺术创新技术”。该项目通过对竹木包装盒结构进行创新改革,把功能单一的包装盒变成多功能的茶盘,使包装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竹木资源,实现环保生产、绿色生活。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要守正创新、活态传承,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今后我计划把非遗创新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市场力量激发非遗传承活力。”谢强表示,“一是开发‘国潮’系列新品。引导茶器、环境艺术融合创新,构建器与空间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把非遗文化由‘器’向‘空间’延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茶道、香道、花道跨界融合创新。二是让宫廷秘藏尊品走向人民共享。以宫廷秘藏尊品为创意蓝本,运用现代工艺再现宫廷风致,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同时提炼不同时代文化特征,借鉴相应时代工艺美术语言,按商、周、秦、汉、唐、宋、明等时代的文化特征、艺术审美等做系列化创新,构建中华数千年不同时代各有特色的文化艺术空间,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谢强认为,此次获奖是对他多年来在紫砂艺术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发展的强有力的鼓舞和激励。“今后我将继续践行和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坚定创新自信、笃行实干、开拓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教育普及、传播交流中,不断推进新质生产力与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双向驱动、双向赋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紫砂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