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论坛总第5731期 >2024-04-12编印

多地开展“留白”“增绿”行动
实践“公园二十分钟”需要什么?
刊发日期:2024-04-12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最近,发表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公园20分钟”理论火爆出圈,在多个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均突破千万。

只是在公园待上20分钟就能状态更好,该理论真实性几何?诸多年轻网友自发相约公园,纷纷给出答案:“试过了,是真的”。甚至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许多城市的草坪上都“长满了人”。午后晚间到公园“散散班味儿”,成为打工人热衷的休闲方式,甚至被称为“当代人的精神快充”。

“公园20分钟”理论引发共鸣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民之所望”?

“公园20分钟”理论,起源于某杂志的一项研究,其中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或其它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逗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所谓的公园,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里的大型公园,工作园区、写字楼附近的绿色空间,街巷社区的小微绿地等等,都可以算在内。不同于节假日逛公园的隆重感,“公园20分钟”侧重于亲近自然、抬脚能到的随性行、小确幸,松弛感拉满。

就是这样看起来平平无奇、没啥亮点的活动,却受到了打工人的追捧。“试过了,真的很快乐”“确实有点东西”“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讲述实践心得。不禁有人感到困惑,这不是就近遛遛弯儿、饭后消消食儿么?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跟风?未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公园20分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破圈,抛开互联网的跟风效应,并非无凭无据。据研究,置身自然环境,能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同时,自然环境有助于使大脑的控制中心,即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就像是给长期紧绷、使用过度的肌肉做放松按摩一样。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埋首案头是许多人的常态。感受大自然的节律,成了一种奢侈;短暂地逃离“水泥森林”“玻璃铁幕”“方寸格子间”“一方小屏幕”,又是一种刚需。相较于山野乡间,城市公园有着超高的“可及性”,不用跋山涉水、不怎么耗时费力,着实性价比超高、打工人友好。

如今,“公园20分钟”理论的热度仍在持续,其背后的“民之所望”更值得关注。除了努力接住当下的热度,更应在更长的时间内做细规划和服务,让“公园20分钟”更有含金量。

首先,要让老公园看得见山水,也留得住乡愁。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个想回但回不去的老公园,它们或许已经闭园搬迁,或许因为维保不善而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如今,许多城市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让老公园得以重现生机。但在重新打造时,更要注意倾听民意,通过“微整形”“微更新”的方式,留住其中的乡土记忆。以重庆市为例,2021年,重庆市便完成了65个城市公园的更新提质,其中就包括始建于1909年的鹅岭公园。如今,鹅岭公园内不仅常见本地居民饮茶休憩,更吸引着无数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其次,要规划新公园,用饱和度换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87平方米,与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标准60平方米仍有差距,新建公园仍有必要。在重庆,新建100个口袋公园和10座体育公园被写进了2024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庆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同时,新建公园,更应“量”“质”并重:如,面对老龄化趋势,公园的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改造也应跟上;而立足重庆地形,想实现“推窗见绿、五分钟入园”,就更要做好“绣花”功夫,通过打造交通道路上的“帽子公园”、桥下空间里的“立体公园”等方式,增加公园的便利性,让更多百姓“无痛”享受“公园20分钟”。

近年来,多地开展“留白”“增绿”行动,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幸福半径”。除了综合公园、主题公园,城区街巷腾退还绿、疏解建绿,“口袋公园”、小微公园、街心公园见缝插绿,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近在咫尺、丰富多样的绿色好去处。同时,对公共空间的管理也日益规范,比如增加了更多符合市民所需的设施,公园和绿地更加清净洁净,更适合供人漫步闲谈、沉思放松。这些行动,为“公园20分钟效应”的释放提供着现实支撑。

“自然的入口,是生活的出口。”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从此前火起来的草地野餐、公园露营,到“公园20分钟”,无不是通过走近自然、融入自然寻求片刻宁静、进行自我调适的积极探索,也透射着大众对城市建设的期待。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回应一股股亲近大自然的风潮,让城市更绿色、更宜居,或许就是一个抓手。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