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鑫坤
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及并要求着力打造。
2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也在发布会上强调,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在现阶段,“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已行至何处?又应如何深化其现代化产业建设?
市场增速平稳
“低空”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何为“低空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李晓华告诉记者,“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
记者了解到,据研究单位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则有望达到2万亿元。
企查查数据也显示,我国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有6.96万家。近十年来,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28万家,同比增长8.81%,达近五年注册峰值。2020年—2022年,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达1.18万家、0.84万家、0.65万家。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达0.88万家,同比增长36.24%。从区域来看,广东现存1.14万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位居第一。
据悉,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已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也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法规。
地方政策频出
聚焦“低空经济”深化产业革新
“‘低空经济’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催生跨界融合新业态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针对“低空经济”推出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着力为“低空”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除深圳外,广东省内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也印发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和《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另一边,省外的四川、合肥等多地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如安徽省合肥市印发的《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记者看到,政策的出台促进了“低空”产业应用端的革新,不断拓宽着低空航空器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全球首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顺利跨海飞行,还是“无人机外卖”的落地,亦或是“低空+婚庆”的创新应用......“‘低空经济’应用落地的加速,使其在城市快递、短途交通及特殊场景服务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行业人士安光勇谈到。
在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要想继续深化“低空”产业应用发展,“相关企业要从两个方面突破,其一是技术突破,不断用技术来跳出会飞的相机的局限;其二是场景突破,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挖掘和更多行业的合作可能,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定制化。”
产业监管问题仍存
“低空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着眼于目前“低空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2024年或能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但他也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发展“低空经济”还面临着一些瓶颈,“首先,低空空域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其次,‘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投资环境还不够成熟,融资渠道有限;此外,‘低空经济’的安全性和监管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此,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告诉记者,“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低空经济’的需求潜力巨大。而在无人机、低空通信等领域,我国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能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产业基础。”他认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很大优势,针对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规标准来解决的。
洪勇进一步补充到,“目前,法律层面对于低空飞行器民用航空器的规定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也会逐步制定和完善。未来,法律对于‘低空经济’的规定有望朝着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技术创新和完善保险制度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