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行业总第5702期 >2024-03-04编印

龙泉黑胎青瓷:
千年窑火旺 数智添新柴
刊发日期:2024-03-04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南北瓷业之大成,烧制历史超过千年,构成了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瓷窑体系。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龙泉青瓷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等瓶颈,工艺技术的趋同性也导致了其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如何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在生产方式、产品类型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激活龙泉青瓷的生命力,是传统青瓷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由中国美术学院承担,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龙泉溪山陶瓷有限公司、龙泉青瓷博物馆参与的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龙泉黑胎青瓷数字化采集与智能化生产”,以龙泉青瓷热成型技术和手工艺数字技术为基础,以黑胎青瓷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釉料数据采集和取样识别为关键环节,变革传统青瓷生产方式和应用场景,促进传统手工艺技术与数字智能的有机融合,为非遗技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关键技术工艺的创新,研发了黑胎青瓷工艺智能化生产流程与精准控温烧成方式,建立了黑胎青瓷工艺的应用技术与材料实验场景,实现了生产方式的革新。该项目负责人、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倩介绍,项目的亮点首先是关键技术工艺的创新,建立了釉料取样配比的数据化库存体系,使黑胎青瓷胎釉材料配比的关键性技术工艺由传统的经验式取料配比转型为精准化配制,实现标准化的黑胎青瓷胎釉材料配比工艺流程;其次是建立了黑胎青瓷工艺智能化生产流程与精准控温烧成方式,使黑胎青瓷工艺由拉坯、素烧、施釉、烧成等传统性手工生产环节,转型、整合为数字技术下的闭环性、集成化生产方式,实现传统手工制作生产流程向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型;最后是在业态应用场景方面,建立了黑胎青瓷工艺新业态的应用技术与材料实验场景,使黑胎青瓷产品生产由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型为数字化智能生产、由单一品种制作转型为多模态产品生产,满足消费者对黑胎青瓷文化工艺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该项目以数字集成技术解决黑胎青瓷工艺生产中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和青瓷产业应用场景设计问题。目前,已在多模态数据库、智能化生产场景在线服务平台、胎釉料配比关键技术实验、黑胎青釉数据采集装置与系统、龙泉黑胎青瓷创新产品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破。

该项目建立了一套龙泉黑胎青瓷多模态数据库。项目针对传统龙泉黑胎青瓷,建立了一套涵盖造型、釉色、配方、烧成曲线的多模态数据库,可供使用者提取其数字化参数。同时,还设计了一套黑胎青釉数据采集装置与系统,用于采集黑胎青瓷的釉面数据,以提高黑胎青瓷釉面采集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项目联合龙泉青瓷博物馆,对其藏品残件以及标本共计26件进行了三维扫描,对其造型、釉面进行数字化保存与展示。

该项目还完成了一批龙泉黑胎青瓷胎釉料配比关键技术实验。项目针对龙泉黑胎青瓷典型胎料、釉料进行了一批关键技术实验,研究黑胎青瓷不同胎釉料的发色、光泽度、开片、乳浊度、透明度等数十项指标,为龙泉黑胎青瓷胎釉料配比提供了关键技术。

针对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等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该项目设计了一个龙泉黑胎青瓷智能化生产场景在线服务平台。项目针对龙泉黑胎青瓷智能化生产场景的具体需求,设计了一套由图片数据库、模型数据库、在线建模平台、釉色匹配系统、线下制作端组成的在线服务平台,并形成了线上设计、线下生产联动体系,在未来可以提供设计师孵育、线上交易、个人品牌推介等集成功能,致力于发展成为龙泉黑胎青瓷智能化生产场景在线全能型服务平台。

“龙泉黑胎青瓷较高的成型难度、特殊的胎釉配制及施釉工艺、巧妙的烧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该项目通过对其标本开展三维扫描,对材料工艺进行深入剖析,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其开展高精度复原,从造型细节、成型原理、胎釉制备、烧成控温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批高精度三维数据模型、稳定的釉原料配方、精准控温的烧成曲线数据,为推动龙泉黑胎青瓷的创新和转化奠定了实践基础。该项目还充分发挥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研究优势,在造型、釉色、艺术语言表达等方面,重点攻破现有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设计难、制作难、生产难、创新难的问题。”彭倩说。

目前,龙泉传统青瓷行业普遍面临着如何应对快速发展转型的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青瓷工坊在还没有解决现有技术壁垒的情况下,就需要面对新一轮的冲击。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龙泉黑胎青瓷学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在龙泉黑胎青瓷设计生产的创新转化方面开展深化研究,进一步助推龙泉黑胎青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彭倩说,“我们将在起源流变、胎釉关键技术、器型分类、烧成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结合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研究装备设计,开发龙泉黑胎青瓷研究的新领域,并找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