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5685期 >2024-01-31编印

拔节生长 京津冀一体化再迎发展新机遇
刊发日期:2024-01-31 作者:  语音阅读:

近日,装载着2500余吨智利车厘子的“巴赫”号集装箱船靠泊天津港,京津冀地区首条车厘子直航快线正式开通。快线开通后,来自智利的车厘子停靠天津港仅5小时就能被分运至京津冀主要果蔬批发市场,并进入当地老百姓的“果篮子”。南半球的小小车厘子跑出了不寻常的“加速度”,也折射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和地理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整体竞争力。

细数过往,三地多个金融行业政策、联盟先后落地,“京津冀征信链”建设不断巩固扩大;京张高铁、京沈高铁等重要交通项目的建成,使得三地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设立京津冀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推动了贸易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而刚刚过去的2023年,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一年。1月25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京津冀三地区域经济稳步恢复向好,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这一年,北京与天津、河北携手,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三地共同编制了氢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

这一年,三地联合举办了京津冀产业链招商大会,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

这一年,三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署《人才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包括深化职称资格互认、加强职业技能评价合作等15项合作事项,推进政策协调、促进交流互鉴,实现人才政策、资源、信息互通共享。

这一年,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近750亿元、增长110%,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超过2800亿元。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不断提升,“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

6条、1万家、15项、750亿元……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向高水平的有力证明。

步入2024年,京津冀一体化再迎发展新机遇。日前,北京、天津、河北的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三地均表示,2024年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北京提出,将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携手津冀,实施多个重大项目,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不断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合作,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交钥匙”医院项目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全线通车;深化京津冀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环境共建,推动环京绿色生态带建设。

天津提出,将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取得更多成果成效上展现新作为。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重点平台提质提速提效;唱好唱响京津“双城记”,支持北京科教资源与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展对接合作,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强天津港与北京空港、陆港运输衔接,完善首都地区客货运网络。

河北提出,将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打通北三县内部协同的路网,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雄商、雄忻高铁等项目建设,力促承平高速建成投运、石家庄至张家口高铁直达;抓好曹妃甸港、黄骅港综合港区重点建设工程,推进石家庄、唐山等机场改扩建;打造三河市四个县域特色产业,推进与北京产业的对接,吸引更多北京优质项目精准落地,形成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协作格局。

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无限广阔前景。十年扬帆再启航,奋楫逐浪天地宽。未来,通过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京津冀必将实现互融互通,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为地区经济繁荣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