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673期 >2024-01-15编印

旅游服务、蓄牧业、农产品加工多点发力
内蒙古察右后旗依托特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刊发日期:2024-01-15 作者:  语音阅读:

2.jpg

本报讯 (记者 闫 廷 □ 刘国旺 罗盛科)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一个月前的积雪,直到今日也没完全消融,造就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火山的另一番美景。行车至乌兰察布火山脚下,原本古朴黝黑的火山银装素裹,若是用雄壮巍然来形容夏天的火山,那么此时的火山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则更为妥帖。

日前,塔娜的云朵民宿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从一开始的火山脚下零零星星的几间民宿,到现在遍布全旗,民宿的选址不再拘泥于火山的距离,更多人文关怀、更好的游客体验成为了察右后旗民宿产业发展的新风向。

截至目前,内蒙古察右后旗共建设乡村民宿103家,盘活利用农村牧区闲置房屋130余处。火山周边9个嘎查村(“嘎查”,蒙古语,汉译为“村”)882户农牧民开始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发展旅游业,推动10万亩草原休养生息,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双赢。通过入股分红、租赁土地房屋、就近务工及其他经营性行为,火山旅游带动全旗36个嘎查村增收致富,并为2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212万元,农牧户年均收入1.2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增加年销售额8000万元。

景区服务方面,乌兰察布火山南游客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三层商铺也已招商过半,预计2024年3月份开始试运营,可实现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山脚下,周边村民摆起的各类小摊可以给他们带来不菲收入。龙年新春,察右后旗将在火山举办“来火山过大年 火一生一世”的主题游客体验活动,其中的火山灯光秀、冰雪活动、火山铜锅涮等各类活动将吸引大批游客,也预示着火山旅游将正式迈上四季旅游新台阶。

农产品加工方面,在大六号镇,金灿灿的香糯玉米和贝贝南瓜已经成为网络电商的热销产品。走进鸿达农牧业有限公司的玉米加工车间,一条长长的流水线贯穿其中,加工的糯玉米销往全国各地。据悉,大六号镇富苑村党支部目前采取按照“党支部+企业+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所有玉米都由本地农户种植,在玉米收购完毕后会雇佣70多名当地村民进行加工包装,季节性用工时长约60天左右,工人每人可收入超万元。同样的玉米,从田间到客户手中的一条龙采收加工产业链条方式赋予了它更高价值。伴随线上电商销售助力,产品销售半径不断扩大,一个小乡村的“甜玉米”最终走向了全国。2023年,大六号镇香糯玉米产量破百万棒。

畜牧业方面,作为半农半牧旗,察右后旗奶牛养殖条件具有天然优势,而且奶酪文化底蕴深厚,搭乘旅游业快车发展奶业大有可为。2023年以来,察右后旗在鼓励奶制品企业走“精特新”发展道路、拓展延伸特色奶制品产业链条、吸引奶业知名企业落户、整合分散生产经营商户和小作坊、招引培育奶制品研发人员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奶酪小镇,为乌兰察布市奶业振兴示范旗创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奶酪小镇项目总投资额1.08亿元,2023年入驻企业12家,达产后预计年加工牛奶10万吨,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1000人左右。

当郎忽洞苏木黄羊城嘎查的“牛产业示范园区”则是察右后旗乡村振兴的另一大举措。该旗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通过走“种养结合”之路,探索了“以养定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园区内企业与黄羊城、甲力汉、三道湾等周边村落协议种植全株玉米4300亩,实现周边农牧民增收共计129万元。同时,为加强完善产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利益链接模式单一的问题,察右后旗以“托管代养”的方式带动低收入农牧户增收致富。按照每头牛政府垫付1万元,农牧户自筹5000元的标准,每户以每头1.5万元委托购买安格斯肉牛1—3头,通过公司代养每年可使农牧户受益1200—3600元,连续受益5年,合同期满后根据农牧户意愿,可再续签代养合同,也可由公司归还农牧户合同代养时的同龄肉牛或同等金额的现金。

“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不仅为农牧户和嘎查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企业可为周边农牧户提供长期务工岗位20多个,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提供临时性务工岗位50多个,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多元。”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宣传委员李腾如是说。

火山之旅,不仅火山,更有处处可见的乡村振兴。下一步,内蒙古察右后旗将继续依托天然火山资源,完善火山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察右后旗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