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行业总第5559期 >2023-07-28编印

浅谈传统肖像雕塑
刊发日期:2023-07-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汉语大词典》词条“肖像”,是指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在历史文献中常有关于“传写”“写真”“画像”的记载,这表明肖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肖似”为目的。肖像放在中国雕塑史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中国本土的古代人物造像系统。第二是近百年来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后建制教育下的人物肖像雕塑系统。这两套系统既有相同,也有差别。

在中国古代本土人物雕塑中可看到以“肖似”为目的的实存。比如,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真人大小的陶制女人头像当属于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的典型之一。其面部特征为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眼珠用晶莹碧绿圆玉片镶嵌而成,明显的具有写实性的肖像特征。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人俑头像也具有写实的语言特征,每一个兵将俑的形象都各具特色,展示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麦积山石窟的供养人以及大足石刻的养鸡女等都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命气息,从而实现以像弘法的作用。创作于北宋的晋祠的人物彩塑更是一绝,殿内彩塑四十余尊,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中国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具有肖像性质的人物塑像。

中国古代造像讲究塑绘一体,其人物形象虽有“肖似”的追求,但并没以纯粹的“结构、体积”的造型角度进行探索,更多的是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提炼。比如,中国元朝王铎所著的《写象秘诀》中谈到画人像的方法,他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八种类型,谓之“八格”,即田、由、国、用、目、甲、风、申。“面扁方为田,上削下方为由,方者为国,上方下大为用,倒挂形长为目,上方下削为甲,扁阔为风,上削下尖为申”。由于脸型的概括和归纳总结出的模块化脸型,在进行人物表现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脸型系统来套适所表现对象。再有《麻衣相法》就将人的形象归纳成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脸谱,并与命理运势相结合。因此中国传统造像中更多的是心有成竹为主与目击眼视为辅的一种造像法则,是源于客观现实并概括归纳出的典型模块化的造型体系。从双林寺“韦陀”造像来看,其面部造型将线、面、体结合,夸张、意象的刻画面部五官,注重人物表情及人物性格的表现。在四大天王的形象中也找到许多的对应,即模块化的造型元素。可看出中国传统雕塑有一种东方精神内涵的模块化语言。

西方传统写实体系的肖像创作,则是严格尊重个体人物的形象特征,依照体积空间、解剖结构等一套客观科学再现的造型体系。自第一代雕塑家将法国的写实雕塑带入中国,写实雕塑的语言风格及教学模式就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学院雕塑教学的基本准则。新中国成立后,一批雕塑家被派往苏联学习雕塑,受到苏联雕塑体系的影响,具象写实的造型语系成为中国学院雕塑教学的主体。川美雕塑从具象写实、现实主义的创作题材和具象雕塑的形态研究出发,肖像造型表现一直贯穿于其中。比如,《收租院》中的各具典型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的人物造型,就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塑造出的人物肖像集群。后续60年代那些老一辈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延续具象写实的“路径”。这自然影响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和课程方向,始终进行雕塑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在肖像的学习中强调眼睛对体积空间的敏锐感,强调眼手合一的境界,强调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中国传统造像在表现形式和造型处理上有别于西方雕塑。西方雕塑是“以形造型”,中国传统造像则为“以意造型”,不同的理念形成了不同的雕塑语言范式。于我而言,比较重要的一件作品《那山、那水、那人》在创作期间,我思考是否能在西方那一套雕塑的形体表达语言中,试着将中国画的写意性和线性绘画的因素介入到雕塑中来。所以在这件作品上明显能看到一种强化的、整体的、立体的头部形态,注重了很多“线、体”的表现。在过往的雕塑作品中很少有这样的处理表现,我大胆地把中国化的一些元素或者说那种感觉意境及线性的表现方式,融入作品当中。这件作品表达了我对肖像作品的一种理解及语言风格。

肖像雕塑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对于每一位雕塑从业者来说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创作展现自己艺术风格的载体。因此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及当代艺术的语境去观察、思考,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具特色的肖像雕塑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申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