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行业总第5559期 >2023-07-28编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题调研组前往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进行调研
在特色办学的路上担当更多的任务
刊发日期:2023-07-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7月13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题调研组前往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围绕宫廷技艺的传承及如何践行“两个结合”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成员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美集团原党委书记李节,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执行秘书长陈敬,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印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综合部主任张书鹏组成。

调研组一行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刘金芳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师生作品展厅,以及李志刚、王希伟、赵春明、袁长君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技能工作室,高东升技能大师工作室,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首饰金工实验室,宝石琢磨工作室,首饰雕蜡实训室等教学实训场所。

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调研组在充分肯定学校教学工作基础上明确表示:“要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手工艺,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把技艺集中体现在最该表现手艺温度的环节。在数字时代让‘创意与设计’承担起创作主责,充分体现艺术设计的内涵,将有限的数字技术与无限的创意设计尽最大可能充分融合。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才大颖在座谈交流中表示,近两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一直在思考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各级大师如何扎根校园、融入教学的问题,不只是要技艺传承,还要有说服力地回答“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载体”的时代之问。此次调研中,看到王希伟、李志刚、赵春明、袁长君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长期扎根于技工学校,身在一线、言传身教,他们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非常感谢北京工美集团,在业内树起了一面旗帜,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当前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不仅一致,而且具有引领性。各位大师在教学中,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有情怀与责任。

    才大颖指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到今天,仅仅讲保护、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要着眼于发展,目标在于提升,提升就是高质量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方可打通践行“两个结合”的路径。期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在践行“两个结合”方面,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特色,勇立潮头,敢于试水,走在行业前列。希望学校继续依托“燕京八绝”,瞄准宫廷艺术,在特色办学的路上担当更多的任务。

    刘金芳向调研组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工艺美术特色办学,坚持以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为己任,致力于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优秀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人才,为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做贡献。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80年,昌平主校区占地近30亩,在校师生1500人。学校致力于“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三位一体的教学及发展理念。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定点研培单位、国礼制作单位、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据介绍,目前学校设置了四大专业集群,其中珠宝首饰专业集群获批北京市职业学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现有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的培养层次,建有10余个大师工作室,各专业与近7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不断践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近年来,学校培养的优秀技能人才,在北京市技工学校“燕京八绝”作品展、百花奖、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多个赛事中屡获殊荣。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李玉鹍,党总支纪检委员、副校长王雪涛,党总支宣传委员、副校长刘意全程陪同调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希伟、李志刚、袁长君等参加座谈。   (左 文)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