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496期 >2023-04-25编印

洪泽湖湿地生态美景让“过客”变为“留鸟”
刊发日期:2023-04-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魏 静 □ 忽 艳)去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村民偶然间发现一个鸟窝搭建在该镇王拐村辖区内的一处高压铁塔上。经过专业人士辨认,确认其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巢。随后,镇村两级第一时间成立巡鸟志愿者队伍,每天安排志愿者巡查,保障东方白鹳的安全。

去年5月,志愿者在巡查时发现一只受伤的东方白鹳雏鸟。经过镇村工作人员近15小时的悉心照顾,小白鹳的状态明显好转,并由县林业中心鉴定登记后移交至湿地鸟类保护中心进行治疗和恢复。“当时小白鹳的翅膀有瘀血,不能飞翔。”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李成之告诉记者,保护区鸟类救护中心接收后第一时间为它消毒,并涂抹药膏治疗。“这只小鹳喜欢吃新鲜的鲫鱼,我们便安排专人进行喂养,10个多月已长成体长1米、翼展2米的亚成鸟。为了放归,我们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对它进行适应野外的训练,让它逐步具备了野外飞翔和觅食的能力。”

据了解,这只被救助的东方白鹳的“鸟爸爸”和“鸟妈妈”是观测到的第一对在泗洪县“生娃”的东方白鹳。今年,它们又孵化了5枚鸟蛋,已连续两年在魏营镇育雏。魏营镇党委书记冯超指着离鸟巢不远的红旗水库说,镇里这几年接续实施了6座水库水资源保护工程,强化水库水源涵养,发展壮大生态产业,实现无公害农业全覆盖。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张明说,泗洪是东方白鹳的过境或越冬地之一。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观测,记录到东方白鹳种群已连续9年在洪泽湖湿地迁徙越冬,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鸟儿提供栖息的场所,使得一些途经泗洪的候鸟由“过客”变为“留鸟”。与此同时,白尾海雕、赤腹鹰的发现,进一步验证洪泽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潜在立体结构更加稳定。去年11月,“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目标的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成为江苏首个且唯一入选COP14国际大会的经典案例。

截至去年3月,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226种。

去年以来,东方白鹳已经两年在洪泽湖地区进行育雏,说明洪泽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已经适应这种大型涉禽的栖息。“之所以东方白鹳在洪泽湖保护区迁徙繁殖,还是和我们近年来进行的生态修复有关。”张明说,目前保护区联合地方政府完成退渔还湿面积28万余亩,并开展微地形营造和水生动植物生态群落修复,为迁徙的大型涉禽提供良好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