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会展总第5209期 >2022-02-22编印

全球58%的行业受访者在现有的展览产品中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
科技赋能展览行业加速拥抱数字化
刊发日期:2022-02-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年来,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为代表的新兴数字科技在展览行业获得深度应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融合的趋势日益显著。数字化正在重塑各行业的业务模式、工作效率、参与者体验,而展览行业也不例外。

此外,相关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展览行业利用新技术推进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腾讯、华为、百度、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以“云”计算、“云”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展览业务。

数字化转型再加速

数字展览是指展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使用数字化的软硬件技术重塑组织结构、工作方式、业务流程。通过提供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数字展览创建数字化的连接并创造数字化的个性化服务体验,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系列经营、运营和管理行为的集合。因此,数字展览不仅是新工具、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也是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和管理的创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展览馆数量为151个,同比增长约1.3%;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10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7.9%。2021年,展览行业持续恢复发展,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与2020年相比均实现较快增长。

同时,数字展览新模式日益成熟成为行业的一大特点,2021年也被称为展览行业“元宇宙”元年。国际展览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显示,全球58%的行业受访者在现有的展览产品中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展览的影响仍在持续,但线下展览正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变,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寻找线下展览的替代模式,借助数字展览融汇线上线下,助力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开拓市场。

当前,展览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发展与应用数字技术,实现多领域的加速突破,不断涌现出各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商业、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展览产业和展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微博、QQ、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加速向数字化迁移。但与此同时大量碎片化的应用系统使展览行业数字化发展面临新挑战,如营销渠道的割裂、信息化系统的割裂、场景覆盖和用户画像能力不足等等。多重挑战之下,展览行业的数字化成为必然,并在疫情常态化的趋势下加速了转型的进程。

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如今,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数字化”与“数字经济”再次成为热词。

自疫情暴发以来,相关政策鼓励展览行业利用新技术推进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并发挥展览行业在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双循环格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主导的展览品牌“广交会”“服贸会”率先分别实现了纯线上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展览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广东出台《广东省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会展模式创新,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打造线上展会平台,开展云推广、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等活动,推进展会业态创新。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促进展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创新会展业发展模式。组织宣传推广广东省会展模式创新案例,发挥线上展会龙头企业和品牌线上展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大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提供线上注册、电子签到、在线展示等一站式智慧化服务,优化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线上线下参展体验,提高展会供需双方交易合作匹配度,提升展会实效。同时推动会展场馆设施智能化改造,应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对会展设施场馆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场馆人流管理、安全管控等服务动态化、智能化、信息化。鼓励运用三维建模打造VR线上展馆,搭建“微展厅”,构建会展产品线上发布平台。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表示,展览行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对国家间、地区间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融合都起着重要作用。浙江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在全球率先举办网上交易会,带动展览行业在新形势下焕发新活力。“数字展览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将成为展览行业的新引擎。”据朱从玖介绍,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部门依托专业展览公司创新在线展览模式、搭建“浙江数字服务贸易云展会”平台。其中,杭州“创新在线数字展览模式”还入选了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