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203期 >2022-02-14编印

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
陪着乡亲过年 不忘乡村振兴
刊发日期:2022-02-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张 楠 佟 强  □ 范士友)近日,一段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给精准脱贫户贴对联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

循着地址,记者来到了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知一镇知一村山里组。驻扎在这里的驻村工作队用一次次走访调研,一个个帮扶案例,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山里组距离密山市区15公里,南临蜂蜜山北麓1.5公里,因蜗居山边,故称山里组。

一座砖房、一面红旗、一块联系卡的“三个一”就是鸡西市公安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地方。

在工作队驻地门口,红彤彤的对联十分醒目,上联:凝心聚力共绘乡村振兴富强图,下联:攻坚克难同谱靓丽知一丰收曲,横批:知行合一。

在驻地外面,记者见到了刚刚从村民家回来的三位工作队队员:鸡西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级警长夏彪、四级警长迟博文,密山市公安局出入境大队教导员、二级警长张茂文。

夏彪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2021年7月1日进村,驻村170多天。工作队驻村,让村民总打照面,和村民总能看到身影,让驻村工作队成为解决村民急、难、愁事的“110”。

“工作队队长夏彪,有丰富乡镇工作经历,张茂文对‘三农’有渊源,迟博文踏实肯干。三个最佳组合,工作总是出彩。”在一边的村干部肯定说道。

进入工作队的办公室,摆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本“工作日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日记里记录的工作队在山里组的工作路线图和帮扶村民的点点滴滴,让记者感觉到“乡村振兴”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临近春节,不能忘记新一年“乡村振兴”的大事情。1月10日,工作队与知一村村组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一起探讨、研究知一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谋划未来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夏彪告诉记者:“我们集中学习中央经济会议精神,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党代会精神。连续4天的学习加上3天走村入户调研,酝酿出了属于知一村的‘八个一’乡村战略。”

知一村实施“八个一”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一红”即以建设知一镇红色国际交通站为契机,将知一村打造成为红色村落,建设1000米红色抗联路、建设10户红色农家游、建成1座红色展览馆;“一绿”即以精准脱贫户为主体,在知一村建设200户房前屋后绿色“小菜园”经济;“一黄”即利用里仁村的资源,增加黄牛20户300头;“一蓝”即在50亩蓝莓基础上,扩大到150亩;“一白”即以10万只白貉为基数,增至白貉12万只;“一黑”即挂靠归仁村桂预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出口日本黑豆的跨国产业链,实行订单农业或土地托管,在山里组新增黑豆100亩;“一美”即将知一组、山里组建成宜居、宜游的大美乡村;“一增”即开源节流,村集体收入增加15万元,全村人均增加收入500元。

除了谋划未来,工作队三人还赶在春节前对精准脱贫户进行了集中慰问。“一是听一听村民的心里话,二是了解精准脱贫户的真实需求,三是送一些米、面、油、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及对联。” 迟博文表示。

知一村47户精准脱贫户,分布在山里组、里仁组、知一组。三名工作队员分别走访。朱万欣老两口因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队为他特制一把巩固脱贫的“金钥匙”:修建大棚,种植小白菜、香菜等农作物。如今,蔬菜大棚春秋两季的收成已经让朱万欣家的年收入超过一万元。

2021年,工作队帮助脱贫户李国臣种植甜玉米1000株,这让李国臣尝到了甜头,今年又增加1000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5户脱贫户,户户有了一把巩固脱贫的“金钥匙”。

以“乡村振兴”为使命的驻村工作队,从牛年到虎年,从冬天到春天,用一次次实践、一个个实例帮助知一村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