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田间的小麦上的露珠还未散去,位于埇桥区最南边的永镇乡禅堂村村委刘会计家门口,已经聚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两位安徽宿州农商银行的小伙子又来了,排好队,咱们要有秩序,才能办得快”,一位身体硬朗的大爷激动的这样说到。
“王大妈,您的社保卡还未激活,我们得给您做账户激活,修改初始密码,这样您才能去银行领取您的养老金,请您稍等一下”。三分钟后,随着宿州农商银行永镇支行客户经理小梁在办理业务的移动pad上指纹复核通过,王大妈抢先说到:“这应该是办理好啦,小伙子,我这年纪大了,孩子都常年在外打工,腿脚不利索,记性也不好,你们能上门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我们这些老年人了,如果你们不来做宣传,我还真不知道这个社保卡还有这么多用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十四五”期间,全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随着金融科技不断地推陈出新,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老年人如何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的领取、激活、使用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宿州农商银行积极搭建渠道,内外协同推进社保工作。总行与区政府、人社局等部门对接,支行与街道、村两委对接,通过在支行布放发卡设备、摆放社保卡宣传资料等形式,强势宣传社保卡的换发、激活、电子社保申领等工作,在网点专设窗口,为居民提供社保卡制卡、换卡、挂失补发、激活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辖区内各网点下沉服务重心,成立金融服小分队走社区、进乡村、拉横幅、发折页,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与村两委沟通,在各村搭建起临时服务点,统一为村民制卡办卡、激活社保卡。对不能亲自前来办理业务的老人,该行积极提供上门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真灵活 好服务”理念,致力为宿州百姓提供优质贴心的金融服务。
晌午的乡村,除了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眼前的一切在生火做饭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静谧。这时一辆电动三轮车急速停下,开车的赵大爷说到:“去接孙子放学,本想着你们得下班回去吃饭了,正好从这经过,看到你们还没走呢,下午就得带孙子去城了,还能给我办理不,不耽误你们下班吃饭吧?”
银行的小梁急忙起身接过大爷手中的身份证件和社保卡,连忙说:“不耽误,不耽误,就是我们走了,您也可以直接拨打上午给咱们村民留下的我们支行的电话,我们也能携带设备专程到您家为您激活社保卡的”。
一台移动pad,两张借的村民的小桌子,三四个小板凳,虽然没有明亮的营业大厅、更多智能的设备、开着空调的温暖环境,但这就是一个银行,一个移动的银行,一个更能深入百姓、方便百姓、惠及百姓的“温暖银行”。 (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