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长三角观察总第5152期 >2021-11-25编印

江苏省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暨农村水利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海门召开
刊发日期:2021-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海门.jpg

本报讯 (□ 许金栋 记者 魏 静)11月20日,江苏省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暨农村水利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南通市海门区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有关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控,科学有序抓好新发展阶段,为今冬明春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省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江苏省副省长潘贤掌对海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通过学习借鉴这一模式,实现小田并大田,加强田块平整,配齐灌溉设施,完善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技艺,健全部门监管,建立现场检查、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和农民群众义务监督的监管体系,确保核心标准不打折扣。要持续加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建好农田,夯实产能,提高农田质量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立足“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聚焦水利基础设施和农田建设,把农村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牢,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潘贤掌强调,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农田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要抓住冬春施工黄金期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抓紧“十四五”目标任务分解,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强化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管护,建一片成一片,确保长久发挥效益。要在高质量推进农村农田水利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提高配套率、完好率和灌溉保证率,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农村河道“生态型”整治,迅速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会议同时还对秋冬种扫尾、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年度“三农”重点任务“回头看”等工作作出安排。

南通市海门区区委书记郭晓敏在交流发言时表示,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事关乡村振兴全局,海门区将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认真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对标、高效落实,立足海门实际,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和长效机制,全力推动海门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上,作交流发言的还有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区。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悦来镇友爱村、悦来镇保民村、海门港新区河南村、常乐镇麒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参观了青龙河河道公园、青龙河综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