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会展总第5135期 >2021-11-02编印

首次开设世界五金精品展区
第26届中国五金博览会“高精尖”展示竞争力
刊发日期:2021-11-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jpg

10月27日,为期三天的第26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在本届博览会上,参展企业纷纷带来自家“高精尖”的新产品,有企业在几天之内就收获了十几个订单的合作意向。

作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五金行业展会,本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吸引众多企业参展。数据显示,本届博览会共有申报企业1672家,经过严格审核,1469家企业获得参展资格,同比增长6%。其中,1198家企业审核通过标准展位1820个,271家企业审核通过特装展位17072平方米;永武缙地区以外参展企业达817家,占所有参展企业数量的55.7%。

在卡胜工具有限公司的展馆内,一台轻型台式水钻机引来许多客商围观。该公司销售经理杨忠静边操作边介绍,这款水钻机是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品,普通砖墙打孔只需要2分钟,不仅采用了创新的遥控打孔技术,可有效避免人工打孔出现洞体不规则的情况,而且还能很好地解决普通水钻机打孔时出水对墙和地面造成的污染。这些良好性能的背后是3项专利技术的支撑,例如无水泵自动吸水就是依靠专利脉冲技术实现的。

握住扶手向上一提,一辆电动轮椅就折叠成便于携带的方形——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展位上的演示赚足了众人眼球。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折叠构造带来的科技感外,可替换的电池、30公里的续航里程、可伸缩防滑踏板、可订制的控制系统都为产品增加了实用性。据了解,为了设计出更完美的代步产品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该公司前后进行多次改良,优化了多项细节,目前展出的已是更加成熟的第六代产品。

凭借拥有专利技术的真空窒氮技术,浙江嘉利源工贸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式锅具让许多人印象深刻。该公司负责人黄德昶介绍,为解决铁锅在高温下极易被腐蚀、生锈甚至穿孔的现象,这项技术将氮渗入铁锅表面,在锅体表面形成氮化防锈防护层。目前这款铁锅已投入量产,月产量在2万口至3万口之间。

在浙江宇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把一个保温杯内胆放到一台数控内抛机的抛光轮下,10秒后,一只光洁的内胆就形成了。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保温杯内胆抛光以人工为主,费时费力。用公司今年刚研发的数控内抛机来抛光不仅省力,而且效率高、内壁光洁度好、质量更加稳定。

本届博览会还首次开设了世界五金精品展区,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等不同国家及地区11个国际品牌的600余种产品一一呈现在客商面前。来自西班牙的GERMANS BOADA就在现场展示了主打的手动石材切割机,机器在瓷砖上轻轻一划,瓷砖便一分为二。工作人员介绍,导轨下方的防滑系统以及导向装置和吸盘能保证切割的完整性,标配的碳化钨刀轮更是保障了性能,此外,机身轻便且无需通电,可以满足众多不同的使用场景。

展会带来的新风向已经吹入五金产业。眼下,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困扰五金产业的“瓶颈”正悄然破壁——伴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等“高精尖”元素的渗透,一次次“调旧”“育新”下,越来越多企业正迸发出充沛活力,永康制造元素愈加多元,创意设计范则越发浓郁,众多高精尖产品在博览会上争相亮相。与此同时,中国五金工业设计展将继续与展会同期举行,覆盖设计全产业链的龙头骨干企业都会齐聚永康参展。此外,本届展会依然采取线上线下展会融合模式,将搭建一场集展览、展销为一体的专业化、高品质五金行业盛会。

本届博览会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大力支持,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永康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作为博览会举办地,近年来浙江永康聚焦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模式加快五金产业改造、提升、发展,实现流程再造,积蓄发展动能,现代五金产业在这片热土上有了崭新的内涵和外延。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