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化州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小红帽”“红、黄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忙着护学,或是忙着疏导交通,或是忙着开展公益活动……他们已经成了化州市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需要帮助,就找党员志愿者,大事小事都可以!我刚刚去测了血压。”家住上街社区的陈姨笑呵呵地说。
化州市作为广东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重点打造“橘城红”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以党员志愿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为平台,最大化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全覆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全面式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志愿服务站
依托市义工联合会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个以党员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大型基地和党员志愿服务的总站,升级志愿服务岗、志愿联络站和“雷锋岗”等分站站点,搭建起“总站—分站”“网络式”的党员志愿服务站,并实行层级管理。目前,全市共建成党员志愿服务站总站1个、分站32个,每站配备2-3名党员正副站长,每天分3个时段安排6-8名工作人员驻站开展服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健全“1+20+N”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在市级成立1支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20支分队、在镇村级依托本地人才资源,挖掘组建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并选树1个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25个实践站作为第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开展阵地建设工作。
全民总动员,建设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
坚持“党员带头、全民参与”,营造“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氛围,市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健全,有69支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23支镇街党员志愿服务队、367支村(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小队;组建更多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志愿者和服务组织,持续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巡河护河行动及青少年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孵化化州市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专业社工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服务;依托“i志愿系统”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做好服务团队、服务项目、服务时长登记,目前全市在“i志愿系统”上实名注册志愿者106974名,包含关爱、巡河护河、环保、医护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354个,共计服务群众约90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9.8万多件。
全链条监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结合党员“双报到”机制,推行“党委领导、党员带头、服务站组织、服务队行动”的志愿服务制度。按照“站内+站外”服务模式,细化“橘城红”党员志愿服务站服务项目,明确了包含测量血压、失物招领等10项“站内常规性服务事项”和扶贫助残等10项“站外延伸性服务事项”。其中,化州市义工联合会开展的“残疾人养殖脱贫项目”累计为全市23个镇街165户家庭购买4950只芦花鸡苗、搭建165个鸡舍围栏、供应约34吨鸡饲料,并安排专业义工指导养殖以及出栏义卖,为每户增加收入约6000元,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建立党员志愿者探访走访长效机制,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列成“服务清单”,精细化开展服务,今年累计探访走访1.1万多户,解决社区公共服务需求773项;建立经常性督查指导机制,通过开展包联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小微志愿服务”,对队伍组建、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内涵拓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督促,并做好活动记载、服务记录工作。 (李丽霞 陈高强 羊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