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不够?社区秒开“美颜”模式;生活不安全?社区携“电子眼”来到小区;没围挡?社区火速出动解民忧……生活在北京通州玉桥街道,让你处处感受到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阳光和温暖。
“斑秃”变绿地
社区开启“美颜”模式
“没想到秋风习习之时,家附近也能有一片环境优美的绿地,真开心。”这两天,家住葛布店东里小区的王女士心花怒放,因为她所住的楼前原本是一片荒地,在社区使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后,变成了绿地,居民有了休闲散步的新去处。
这一片十余平方米的绿地原本种植了黄杨,但因为气候、养护等原因,黄杨逐渐干枯,逐渐成为了房前屋后杂物乱堆的“根据地”,不但滋生蚊虫,还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如何让“斑秃”变绿地?为此,葛布店东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勘察走访,听民意、察民心、解民忧,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共商对策,并向街道申请使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用作该区域的绿化修补工作。
清理垃圾、铺设草坪……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片社区卫生死角瞬间开启“美颜”模式,居民喜笑颜开。
小区多了电子眼
居民出行再无忧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最小单位,是人、财、物相对集中部位,小区的治安防控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治安防控。最近,梨园小镇不少细心的居民朋友们发现,自己所住的单元楼安装上了监控设备和门禁设施,安全感“爆棚”。
“小区建成时间长,我们居民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梨园小镇建于2004年,共有600余户居民,由于规划建设较早,配套设施相对薄弱,人口密集且流动大,技防设施陈旧,容易出现治安漏洞。
梨花园社区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召开党总支支委会议征询意见。同时,为了让安装的监控摄像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与监控安装员多次实地勘察、选址,确定安装位置。在收集意见、完善安装方案后,出于疫情防控考虑,社区决定通过线上微信群的形式,让居民进行意见表决,并向街道申请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
截至目前,梨园小镇已安装6个监控设施和16个电子门禁,预计在11月底前完成所有单元楼监控设施和电子门禁安装工作。
围挡全新上岗
筑牢安全“防火墙”
近日,梨园东里社区在辖区居民住宅楼外围集中安装了围挡,并设置了两处疫情监测出入口,在卡口摆放了鲜明的疫情防控排查登记处标识牌。
梨园东里小区因为建成时间早,规划设计不合理,未在小区外围设置围栏。今年,居民们向社区反映,有部分外来人士从其他小口进入小区,未进行疫情防控登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接到反映后,社区随即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党支部党员大会等,充分了解居民对围挡设置的要求与建议。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针对围挡拓宽可行性、固定支架空间最大化及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与研究。“要把居民反映的问题都考虑进去,最大限度去满足。”梨园东里社区书记王月琦表示。
“这次的围挡做的很好,再也不用担心其他人随意进入小区了,梨园东里社区是真的把居民放在心上。”家住梨园东里小区的陈先生说道。
玉桥街道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还在继续,处处为民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荣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