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5125期 >2021-10-19编印

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交通、景区等四方面舆情集中
刊发日期:2021-10-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显示,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 “消费维权”信息3175957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33.37%。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报告分析指出,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命题,而消费诉求与质量供给五个方面的“不适配”,是引发今年“十一”舆情热点的主要因素。这五个方面分别是:

一是集中休假的制度设计与假期消费诉求的“个性化”“品质化”趋势不适配;二是景区产品设计中智能化、数据化设备设施的“硬投入”与运营管理手段、反应速度等“软实力”的提升效率不适配;三是服务供给“有没有”的目标设定与消费诉求向“好不好”升级的变化趋势不适配;四是网红产品、流量美食的“人设”人气与诚信、守法的展业营商底线要求不适配;五是消费者对品质提升、体验感升级的更高追求与健康消费理念、智慧消费行为的自我建设不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