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红梅)9月26日上午,海南公布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简称GEP)核算任务成果,这是我国首例针对国家公园开展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据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杨众养院长介绍,GEP核算任务主要包括核算工作的背景、核算的内容、核算主要成果等三个方面。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于2019年开始体制试点,是我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的海南岛中部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是海南岛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要预防区和重点监督区,也是海南岛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在维护海南岛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由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部分构成,核算内容包括农林牧渔业产品、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空气净化、森林防护、洪水调蓄、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休闲旅游、景观价值、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19个二级指标,以及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提供负离子、有害生物控制等若干个三级指标。
经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森林、湿地、草地、农田、聚落等生态系统2019年度GEP总量为2045.13亿元,单位面积GEP为0.46亿元每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