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文化总第5094期 >2021-08-26编印

评山二黄音乐情景剧《青春何恐》
刊发日期:2021-08-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百年前,一位叫何恐的青年带着他的俩亲兄弟,从鄂西北大山走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一百年后,在他们的故乡湖北竹溪,一台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山二黄音乐情景剧《青春何恐》诞生了。

    7月11日晚,竹溪县全民健身中心剧场静得出奇,一个浑厚的男中音穿越时空回响在剧场中:何恐何恐,青春何恐!信仰在胸,我自从容!何惧头颅带血抛,他年化作杜鹃红。一场以竹溪杰出共产主义战士、早期共产党人何恐革命事迹创作的竹溪山二黄音乐情景剧《青春何恐》首场演出拉开序幕。

    《青春何恐》以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为背景,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溪山二黄音乐情景剧的形式进行精彩演绎,剧情精彩表现了何恐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大无畏的革命生涯。

    全剧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风起云涌》《黑云压城》《义薄云天》,第一幕《风起云涌》表现大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何恐在1919年至1928年间,领导声援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的壮阔场面和湖北学运先驱的青春风采。集中表现了他在武汉领导学生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精神;第二幕《黑云压城》,表现1929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何恐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四弟何馥荪、五弟何立人回到竹溪,面对白色恐怖,继续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第三幕《义薄云天》,表现何恐被叛徒出卖后,在狱中与法庭的斗争和为革命英勇献身时的初心不改与使命担当。

    全剧以山二黄精彩的唱腔、音乐、舞蹈,生动表现了何恐作为一位早期共产党人、湖北青运领导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青春何恐》在竹溪上演引起极大反响,多少人为之泪水长流,托腮深思。除了革命先烈何恐在人们心中万分景仰外,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感染着观看人们。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以歌唱、表演、音乐、舞蹈为主的综合舞台艺术,著名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把它誉为“汉剧之母”。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山二黄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像《青春何恐》这样的音乐情景剧,还是第一次创新之作。激荡人心的音乐情景、一波又一波的充满张力的叙事结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也标志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溪山二黄,在传统折子戏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幕《风起云涌》,在山二黄歌舞剧的基础上,以大量的舞蹈表现大革命时期恢弘的历史背景,再现风云激荡的岁月。其演员的规模、场面铺陈都是空前的。第二幕却是截取何恐最后一次回竹溪与亲人见面和开展农民运动的情景。在前面大量的铺写之上,场景安排在“正德堂”,父亲何常甫的深明大义、老练持重,妻子余相贤的贤惠体贴,何恐的铁血柔情,无不直击人们最柔软的内心,让人在噙着泪花中,完成一次心灵碰撞与洗礼。

    如果说第一幕是繁弦疾鼓、先声夺人,那第二幕就是静水流深、张本蓄势,第三幕则是暴风骤雨、慷慨高歌。剧情在一张一弛的跌宕起伏中,完成了对英雄人物的塑造,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发展达到最高潮。

    《青春何恐》这台戏能大获成功,与全体创作人员和全体演职人员的高水准的艺术素养是分不开的。据竹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汤莉介绍,《青春何恐》是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展演剧目,为了创作排演好《青春何恐》,专门邀请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胡应明创作,国家一级导演王国胜和向雪方联袂执导。经过编创人员和山二黄展演中心演职人员的反复修改和不断打磨,该剧才在竹溪百姓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竹溪二黄剧团成立60多年来,是第一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大胆突破,从过去的纯戏剧表现形式,创新为融合传统演唱、戏剧舞蹈和故事情节为一体,立足山二黄的根基,充分运用现代歌舞的形式,在音乐上也大胆地尝试与创新。让音乐、舞蹈、演唱和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时代特征融为一体。

    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在《青春何恐》三幕戏中,故事始终调动着观众的情绪,或热情似火、激情澎湃,或低回婉转、荡气回肠。让我们在满含热泪中感受了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头可断、血可流的坚定信仰。

    一部舞台艺术,不足以概括革命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但至少可以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红色历史,去了解早期共产党人义无返顾、追求光明的如火初心;了解他们别妻离子、舍身取义的悲壮情怀;了解他们永不退缩、接续奋斗的如磐使命。

    重温经典让人感怀万千,从《青春何恐》剧中,我们感到,正是因为中华魂、民族魂铸就了民族的信仰,中华民族才能历经风雨而锐气不减。 (孟正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