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近期,“天价茶”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多地开始对“天价茶”问题展开集中调查和整治。
“天价茶”的品质真的“赛黄金”吗?业内专家认为,同一产区的茶叶,差距不可能太大,即使是古茶树,虽然其生长环境、养分汲取方面的确比一般茶树好,但口感和品质差距绝不会如此悬殊离谱。高价炒作,非但不能给当地带来收益,反而会对品牌带来伤害。
数据显示,我国饮茶居民大约有5亿人。可见,生产出来的茶叶主要是为了满足这些消费者。也只有做出平价优质的茶叶,才能让大多数人喝得起,使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天价茶”乱象改变了茶本身的属性,助长腐败奢靡之风,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流通秩序,不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因此,调查和整治“天价茶”乱象势在必行。
相关部门应联合采取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茶叶批发市场、品牌名茶经销商及重点电商平台等重点检查,打击利用各种噱头虚假宣传、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恶意炒作及违法行为。对查处的违法违规失信茶企、商超卖场及住宿餐饮企业列入商贸扶持政策黑名单。同时,应针对行业发展现状,抓紧制定和完善茶业领域相关标准。制定完善标准的目的在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管理,鼓励茶企做百姓喝得起的茶,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引导理性消费,营造有利于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消费环境。
(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