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999期 >2021-04-09编印

“风口”下的跨界造车
专家称:市场竞争是做好产品,而不只是把它生产出来
刊发日期:2021-04-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前仆后继,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相继入局;此外,更不乏百度、阿里巴巴等“跨界造车”者。这些也都成为了地方政府最为看重的招商引资项目。然而,行业“风口”之下,新能源汽车还需警惕产能过剩。

4月5日,LG电子在一份声明中证实,公司正准备退出智能手机业务,并将资源集中在电动汽车部件等增长领域。在业界看来,LG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其智能手机部门过去5年连续亏损的无奈之举,更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以及电动汽车行业方兴未艾的现状对比。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4亿台,与2019年的13.87亿台相比,同比下降6.7%。相比之下,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24万辆,逆势增长4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6年称冠全球的中国,更是售出136.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0.9%。

3月30日,在几经辟谣后,小米终于公开承认造车,并将成立一家由雷军亲自挂帅的全资子公司,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将累计投资100亿美元。

近年来,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造车新势力” 前仆后继,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相继入局。此外,更不乏百度、阿里巴巴等“跨界造车”者。而在行业“风口”之下,这些也都成为了地方政府最为看重的招商引资项目。如蔚来落户了合肥,理想汽车也于近日传出或将在北京建厂的消息。

然而,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项目盲目投资、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虚假宣传、产能利用率过低等乱象也日渐凸显。

日前,乘联会发布的《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能问题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乘用车企业共122家,总产能为4153.2万辆,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2020年的48.45%,已经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区间。此外,还有在建产能988万辆,当中大多数为新能源汽车项目。

今年3月,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率先敲响警钟,直指其省内部分地方对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项目“重招引、轻监管”,在履行项目监督管理责任上存在不到位现象。《通知》显示,2016-2020年,江苏省车整车产能利用率从78%降至33.03%,已严重偏离产能利用合理区间。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已开始加强相关管理。去年1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

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指出,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应该更多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鼓励市场主体加大竞争。真正的市场竞争是需要做好产品,而不只是把它生产出来,占领市场份额则要通过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