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文学总第4991期 >2021-03-29编印

四十不惑
——《梅洁这四十年》后记
刊发日期:2021-03-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10326110831.jpg

《梅洁这四十年》是一部不寻常的书。

这部书与其说是一部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的40部精品文选,倒不如说是在不寻常的庚子之年,无数文化良知为一位优秀女作家、为中国文学贡献的温暖之情的真实纪录。在编辑完这部40万字的大著之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同样不寻常的意绪,想借书写“编后记”之机,说说庚子之年于梅洁、于梅苑以及于我是多么地不寻常……

2020年12月6日,为了感恩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梅洁文学馆友情题写“梅苑”二字,我和作家梅洁分别从上海、北京奔赴西安登门致谢。当听说那天恰是梅洁生日,平凹先生兴致大发,立即提笔赠字“德寿·梅洁生日好”以表庆贺。又问还要什么字,我说,可以帮我们写“梅洁这四十年”吗,这是今年特别为梅老师文学创作四十年策划出版的新书。先生听此又欣然挥笔而就。随即又为勉励四十岁的我写了“四十不惑”,还为我即将出版的散文集《陪你走山河万里》题写了书名……没想到一字万金的大文豪如此平易近人亲如家友!

无数的惊喜和感恩之后,现在,我将此珍贵的“四十不惑”作为《梅洁这四十年》后记的篇名,以作永远的纪念。

能获得平凹先生题写“梅苑”,得益于京城十堰藉著名作家野莽老师。因为一见如故,初识我们便以叔侄相称了。2020年的一个夏夜,我贸然问平凹先生的铁哥们儿:莽叔,能托您请平凹先生写“梅苑”两个字吗?还没来得及忐忑,野莽老师已经不加思索地答应了。又说,不好说需要多久,你们需要点耐心等待,也许半年,也许一季。我才开始忐忑起来。

然而,莽叔“食言”了,因为平凹先生接到电话,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写好了,托深圳青年作家陈泽把墨宝寄到十堰,才用了一周时间,刚好赶上了梅苑的开放仪式。这样的文坛友情实令人惊喜。

当朴拙童趣的“梅苑”二字熠熠生辉地高挂在梅洁文学馆的大门上,一个文学大师的书法连同他纯厚的友情便成为秦巴山里魅力非凡的风景。

每次在梅苑看见这俩字,我仿佛看见平凹先生说着陕西方言谦和微笑地缓步走来,如同12月6日探望结束时,他把我和梅洁老师送下电梯,送出小区大门,送上滴滴专车,隔着几十米的马路还在高高扬手挥别。

尤其让我们开心的是,平凹先生痛快接受了我们的邀请,答应2021年择机访问十堰,到梅苑小住。返沪后,我在遐想,未来的某天,梅苑一定会充满西安和十堰一群鸿儒的高山流水琴瑟之声,盈满秦楚儿女文学新时代的交流强音。

《梅洁这四十年》一书中收录了关于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来自选的40篇作品,同时收录了十余篇评论家、学者、作家、诗人的研究文章,以及二十余位参加“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研讨会”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们的发言。同时收录了七月“梅苑开放”、十月“研讨会召开”来自文坛政界诸多友人的致词、贺信、书画等作品。

也许有人会问,内容这么庞杂,这究竟是部什么书?开篇即说了,这是一部不寻常的书!这些皆为庚子之年不能忘却的纪念,皆是对一个作家呕心沥血四十年文学创作生涯的总结和纪念。

难忘2020年7月5日的上午,骄阳炽烈,鲜花芳菲,即便是疫情刚散,历经艰辛和波折的梅苑还是在万众殷殷期待中隆隆开启独属于文学的暗香之门。

我一直在感动,家乡郧阳区一个高瞻远瞩的文化决策,使十堰历史上首次诞生了一位文学家的纪念馆,让家乡的苍茫山河在一处幽静的山坳里巍巍生长出一处精神高地,让一位在大江、塞外、沙漠、荒原和都市行走人间四十载的创作生命,让她书里的几十万移民、福哥儿、阿三、鹏远老师、玩泥巴手枪的申子哥,让她故园里的白腊树、木槿花、石榴花,让她独属于父亲的那“一匹白色风”,让她母亲“发髻上的紫色花”……从此获得了完美归宿。

难忘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一场大型文学研讨会在郧阳盛情召开。这次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李朝全等来自北京、河北、湖北、河南、湖南、青海、上海以及深圳等的20余位作家、评论家、编辑、记者汇聚车城。十堰文学历史的天空上,首次迎来如此众多的名家大咖。熠熠星光不只吸引了近300位文学粉丝现场参与,全国各地还有近5000位关注者通过网络直播侧耳聆视名家们的珠玑哲声,让这片土地首次绽放出璀璨激情的文学之花。

庚子之年,同样难忘的是作为制片人的我,因缘际会居然遇到十堰电视台十多年前的同仁,与资深导演陈新和一流摄像师耿凯组建摄制团队,拍摄《汉水女儿》纪录片。我们几个故人像西天取经般结伴而行,沿着梅洁“文学发韧之地”、“重要作品诞生之地”、“求学和命运救赎之地”、“生命诞生之地”,一路走过了河北、北京、宁夏和湖北诸地,千万里的行走拍摄,只为用脚步向世间呈现一个圣洁而向高向美的文学生命。

难忘2020年8月31日,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梅洁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进社会的地方——塞外张家口蔚县,在县委书记梁昆的关怀支持下,在这里举办了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纪录片开机仪式。在梅洁“梦想开始”的这片土地上,我们感受了一系列的震撼和惊艳。

我们看到了梅洁当年居住的小院,她在这小院里的土炕上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看到了她当年冬季腌制酸菜的大缸;看到了她深夜为孩子缝制衣服也当书桌的缝纫机……一个汉水女儿远嫁塞外的苦寒,一个写作者在艰困的生活现实中以文字为生命之魂、诗意行走天涯的不屈,让我在开机仪式的致辞发言时情不能自禁。

我们还到达了当年梅洁大学毕业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蔚县石跺村。围满村子的土墙迷宫一样百转千回,斑驳的土墙诉说着这个五百岁北方村庄的前世今世,也镌刻着梅洁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不凡经历。还有蔚县惊艳世界的剪纸文化,古镇暖泉的铁树银花,遍布蔚县的古堡寺庙,陡峭峰仞的恒山大峡谷,玉皇阁上的蔚县秧歌、西河大鼓声声入魂的唱腔……使我们真切地触摸到,塞北蔚县这些奇美惊人的自然与艺术,是怎样滋养了一个作家与众不同的文学生命。

在此后的万里行程中,我们走过了塞外。张家口学者刘喜先生对着我们的镜头讲述:“张家口的历史上,走出了三位大作家,丁玲、汪曾祺、梅洁,这是张家口这片文学沃土的骄傲……”这句评论让我们惊讶,梅洁老师在学者心里有如此特殊的高位,这让我们为家乡走出这么一位作家而自豪。

我们难忘在河北石家庄一家医院里,有幸探访了95岁的泰斗级作家、《小兵张嘎》小说作者徐光耀先生。他躺在病床上,缓缓地对我们说:“梅洁是一个很活跃很难得的女作家,作品很杰出,很优秀。而且她一直非常非常努力,造就自己,培养自己,训练自己,所以进步很快,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像是一位父亲在骄傲他的女儿,也像一位故人在述说他的挚友。

我们更难忘在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在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古街,梅洁为我们讲述的她的青春和岁月,她的忧伤与奋斗;我们在中国作协的办公室里、在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会客厅、在《中国作家》编辑部、在评论家作家们的住宅里,在偌大的首都北京,我们先后聆听到来自中国文坛的名流大咖李炳银、李朝全、田珍颖、韩敬群、高伟、野莽、王家新等对梅洁这个创作生命给予的高度评价,也使我更深地思索,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作家,一个一直坚守良心创作的作家,是怎样淬炼长成的。

也许最难忘的是我们一致决意要奔赴 1998年梅洁走过的宁夏,去亲自体验她当年采访的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去感受她如何穿越沙漠、戈壁、荒原,在几乎没人讲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时战胜的诸多艰难困苦。那一年,她独自跋涉50多天撰写的《西部的倾诉》一书向社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并获得全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徐迟报告文学奖。我们精心选择了宁夏作为西部代表省份来拍摄。

  为了拍摄需要,我们踏过贺兰山、穿越鄂尔多斯荒塬沙漠、探寻西夏王陵。右膝半月板已磨损脱落、疼痛不已的梅洁,每天步行1万多步甚至超过2万步,而医生曾再三嘱咐她一天不得超过1000步……回到北京,梅洁躺在床上数天翻不了身,最终在12月中旬做了右膝盖置换手术。

几十天一路走下来,我亲眼看到了一个作家写作的坚韧和生命的坚韧是怎样贯穿为一体,从而成就了一个文学的大存在。

2020金秋十月,梅洁刚刚从西部的舟车劳顿中缓过劲来,我们又汇聚到湖北,走进她15岁时逃难般到达的救赎之地——襄阳市太平店中学。毕业58年后的这所初中,从年轻的校长到年幼的孩子们,没人见过梅洁,数代师生只在校园的大理石名人墙上牢记了自己的母校走出了一位大作家。当天,恰遇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校长特别邀请梅洁即兴演讲。聆听完梅洁感人肺腑的励志人生故事,台下一直惊呼的孩子们潮水般涌了过来,如追逐娱乐偶像明星一样,抢着与这位祖母级的学姐握手、拥抱、合影、赠画……文学的强大力量一旦展现竟是这般令人动容。

在襄阳“汉水女神”号游轮顶层甲板上,数百市民听闻梅洁随纪录片摄制组来此拍摄,自发赶来围着梅洁载歌载舞,他们把几年前投票选举的“汉水女神”梅洁高高举起,扛在肩头……热泪盈眶的我将这条实景视频截取了30秒发布,两个月的时间,居然有10万余人点赞、祝福。这是成人世界的力量,它让文学真实地穿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温暖幸福着世间无数善良的人们。

在编辑此书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我常常想,在我出生的那一年,梅洁老师开始了她文学创作的元年;四十年后,一位生理年龄四十岁的写作者,担任了另一位文学生命四十岁的作家的新书执行主编。不知道命运发挥了怎样卓越的想象力,生活给予了怎样奇特的巧思,才天意般剪裁了如此令人惊喜的故事人生!

2020年,在人类遭遇瘟疫的劫难中,我们壮怀逆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化成果,为此,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在上海从事多年策划工作的年轻一代,作为一位虔诚的文学写作者,在我的“不惑之年”,全程策划执行了梅苑开放仪式、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研讨会、梅洁文学创作四十年纪录片《汉水女儿》,为我尊敬的故乡作家、为我信仰的文学事业贡献一份心力智慧而感到无比欣慰;我还特别欣慰《梅洁这四十年》这部不寻常的书,因梅洁老师的信任,委托我担任执行主编而感念不已,这部书依然是我不惑之年的一份庄重留念。

最后,我们终归要感谢梅苑这座文学的方舟,感谢梅洁这位以生命写作的作家和老师,她用顽强的四十年文学生命,让世间熙熙攘攘的人心汇聚于此,用文学这把无形的拂尘,创造了一个现实的柏拉图,一个山野里的梦幻之苑。

梅洁文学创作研讨会粉丝见面会舞台上,我们挂了梅洁的金句:“文学不能拯救世间,但可以拯救我们自己”。未来,或许此刻,梅洁和我们的读者朋友都已发现:文学不仅可以拯救自己,也一直在改变世间。

四十,我们不惑。

(王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