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综合总第4990期 >2021-03-26编印

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刊发日期:2021-03-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重大疾病在几乎所有人群中的发生率都在逐年上升,凸显为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人的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18%。一场大病对个人及家庭都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加强健康保障、防止 “因病返贫”因此成为主要的民生问题。

重大疾病保险的相关定义

首先,需要解释重大疾病的含义。重大疾病是指医治时间较长、花费金额巨大,较长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疾病,2007年对重大疾病进行了初次定义。

其次,重大疾病保险是一种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风险发生时,当被保人达到保险条款所约定的重大疾病状态后,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行为。商业重疾险保护范围内的重大疾病具体内容在保险合同中有详细的释义,一般是一些较为严重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的疾病。因该险种保障程度高、需求量大,在我国较为流行,所覆盖的病种呈现增多的趋势。

重大疾病保险发展特征

病种覆盖范围大。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必须为六种重大疾病提供保障,基本覆盖了我国居民所患重大疾病种类的80%。除此之外,保监会将保障类别拓展至25类,保障程度高达95%。

保险产品种类丰富。商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种类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投保人的自身需求。此外,其保险期限、保险产品保障的责任、保险产品的费率、保险产品内涵盖的病种范围、附加服务等均可供选择。

赔付先于治疗。当被保险人确诊重大疾病之后,需要花费数额较大的治疗费,会使被保险人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而商业重大疾病保险的赔付先于治疗的特点能有效缓解被保险人的经济压力,解决其家庭的经济困难。

设置等待期。保险公司为了减少道德风险以及逆选择的发生,会对重大疾病产品设置等待期,即当被保险人在等待期中发生了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需要承当保险金的给付责任,并且保险合同失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保险人蓄意发生保险事故以骗取赔偿款的几率。

赔付杠杆高。目前,市场上的商业重大疾病保险绝大多数规定,在投保人缴纳首期保费且过了等待期之后,受益人即刻享有其购买保险所对应的保障。也就是假设被保险人在第一年缴费且符合合同条件时出险,保险公司也必须赔付全部保额,而给付的保费较少,保额/保费的比例较高,即赔付杠杠率较高。

补充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相比,重大疾病保险在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和保险金给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保障水平方面来说,城乡居民大病险主要针对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保障其因治疗而产生高昂医疗费用,并由基本医疗报销后,再对参保居民进行二次补偿,对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进行了有效补充。

重大疾病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疾病保险的发展涉及到市场环境、需求以及供给三个方面的影响,从市场环境角度着手分析,重大疾病保险所涉及的重要定义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更新速度较慢,无法适应保险需求的变化。保险需求较小的原因则是城乡居民缺乏健康管理的观念,尤其是农村人口缺乏保险意识以及购买能力。同样,保险公司由于产品的升级速度慢、保障性弱、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低而丧失保险市场信任度。除此之外,由于人性的偏差,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存在道德风险,危害着保单的正常履行。

重大疾病定义同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根据爱选科技与北京大学联合调查的《中国保险行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病种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覆盖的重症疾病较多,轻症、中症、特殊疾病等覆盖险种也日益增多。

而这其中仅有25种疾病有明确、统一和规范的定义,尤其是对轻症和中症的定义设置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显然无法满足当前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需求、消费者的保险保障需求。因此,现有重大疾病定义范围严重滞后市场发展需求,给保险公司自定义疾病留下了空间,也给市场无序竞争或销售误导埋下了隐患。

健康管理观念弱化。从消费者角度分析,由于较多重大疾病的发生迅猛,前期不易察觉,所以较多公众抱有侥幸心理,健康管理的意识差,投保意愿较弱。同时,城市农村发展不均,农村重疾险覆盖率低,如今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大多是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参保者也大多是比较富裕的农民,而那些不发达地区的比较贫困的农民因没有能力投保,也没有能力进行治疗。

从保险公司着手分析,保险除了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职责外,还应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作用,即重大疾病保险中健康管理的功能。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成本主要花费在广告和销售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健康管理和售后服务,因此丧失了部分市场信用。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障性不足。首先,重大疾病保险在我国发展较缓慢,由于经验不足, 难以考虑未来业务变动情况, 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会有偏差。同样,不够完善的医疗信息体系,也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评估,使得保险公司为降低风险减少保险产品的保障程度。保险行业协会的调查结果表明,重疾险中高达四成的理赔集中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类疾病和脑血管类疾病三类疾病,且理赔费用均维持在10万元左右,显然该险种对重大疾病风险所导致的财务损失保障性不足。

保险合同关系人道德风险。健康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投保人比保险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更清楚自身的健康状况,为被保险人提供健康评价的也是第三方医疗机构,对于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和对被保险人信息掌握程度的不确定性使保险公司很难有效防止医生与被保险人合谋的发生,进而无法对医疗费用支出和赔偿金额进行控制,面临严重的事中、事后风险。同样,保险公司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高于投保人,由于保险代理人有时存在为了销售而避重就轻地进行诱导式购买,被保险人无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险种。

因此,在重疾险迎来“新发展”时期,应从市场环境、供给变化的角度出发,以互联网应用、监管变化、国家政策方面着手,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为着眼点进一步分析重疾险的发展并进行未来的展望。较为全面的分析重疾险的发展利弊,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且及时更正,为重疾险的接续发展夯实基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