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迈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2021年。我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宏观政策如何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宁吉喆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和基础。布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在粮食、种子和耕地方面,编制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二是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水调水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制定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深化能源、铁路、电信、资源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工作。
推进高水平开放,实施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强化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五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针对“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