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信息总第4933期 >2020-12-29编印

昆山农商银行“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项目”获奖
刊发日期:2020-12-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 姚 琼 记者 汪宏胜)日前,江苏昆山农商银行的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项目荣获2020年苏州金融青年“金点子”创新大赛项目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据介绍,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项目是昆山农商银行与昆山公证处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国家公信力+技术信任力”双重增信作用,构建新型信任基石,有效防范化解商业银行不良信贷金融风险,以公证服务技术革新助力实现法治营商环境“全新一跃”。

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项目充分融合运用了金融、科技与法律,借助当前较为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了银行与公证处的无缝实时对接,功能优势明显。

降低交易成本。该项目通过在线赋予借款合同等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不但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的作用,而且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小额借贷业务产生不良后果的举证难、诉讼难、执行难的各种痛点,显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全流程在线自助办理,相关文件数据由公证处进行固化、加密,防止电子数据被篡改,完成电子数据的存证,为当事人提供即时、有效的公证保全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与过去出现争议再保全证据相比,提前实时固化、保存全部数据以备用,更加安全、可信。

打通 “最后一公里”。该项目对于经催告未能回收的债权,银行借助公证处与法院建立的网上立案通道,实现快速、批量执行立案,通过法院网络执行对被执行人的线上查询、冻结、扣划。仍未能回收的债权,法院依法将被执行人列入限制高消费或失信人员名单,通过信用惩戒迫使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便捷、经济、快速地实现债权,有效解决小额贷款催收成本高、执行难的问题。

“双信合一”机制。运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公证机构的“双信合一”机制,该项目覆盖数据存证业务的需求:区块链技术保护个人隐私,时间戳保证信息时效性;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是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公证机构的接入解决了国家公信力背书和存证司法有效的问题。用“双信合一”机制赋能智能公证、数据存证,发生裂变效应。

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项目属于江苏首创,随着赋强公证模式的逐步推广,能够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经济源源不断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