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文旅总第4931期 >2020-12-25编印

挫折教育正当时
刊发日期:2020-12-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9日,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东坡区一名12岁女孩在与家人发生口角后,于当日早上7时左右坠楼,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目前,案件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同类事件似乎并不少见,仅在近几个月就发生过许多起。9月7日,山东莱阳一名16岁女学生跳楼轻生;11月10日,河北邯郸一名15岁初三男生因为被怀疑偷窃,留下遗书从四楼坠亡;11月19日,广东惠州一名14岁高一男生跳楼身亡……年仅十几岁,还没有来得及体验到世界的精彩,便选择用这样惨烈的方式与之告别,他们的所作所为着实让我们心痛且困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何至于使用如此极端的方式?

不过,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悲剧的责任自然不能完全落在他们身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首份预防自杀报告称,10岁至18岁是自杀率急剧攀升的时期。近年来,国内青少年轻生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我们或许应该反思: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

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化时代的来临,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社会的主流观点短时间内经历了从“棍棒之下出孝子”到“鼓励式教育”的巨大转变。家长在子女身上的关注度大增,营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宽松的家庭氛围,并时刻为他们提供鼓励和抚慰,这些都为子女发展个性和爱好创造了自由。新一代青少年更自信,爱好也更广泛。一切都是那样“完美”,人们似乎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了。

然而,这一切未免有些矫枉过正。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与之而来的是工作和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剧增。一味鼓励式教育培养出的青年人,带着“谜之自信”和些许任性,一头撞入更复杂也更变化多端的社会。可以想象,也许一时的迷茫,一时的想不开,就导致了悲剧的诞生。

所以,是时候重拾挫折教育了!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纯粹的鼓励式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下一代,我们应当及时转变教育方式,在关怀和鼓励之余重拾挫折教育,告诉他们应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锻炼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只有让他们知道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没有什么能够高于生命,我们才有可能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发生。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贾博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