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春宝 □ 高文华)吉林省扶余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08户15952人,省级贫困村40个。目前,40个省级贫困村,7960户14741人全部脱贫。剩余贫困对象648户1211人,年人均收入现已达到10377元,能够保证稳定脱贫。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扶余市5552名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扶余答卷”。
扶余市聚焦产业扶贫,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为18个扶贫产业项目投入资金4700万元,入股龙头企业项目3个,未脱贫人口实现人均增收640元;实施棚菜类项目14个,每户在原有收益的基础上可增收200元;发展庭院经济,根据种植面积及养殖品种贫困户可得200—1200元。
持续推动就业增收,依托人社基层平台,安排贫困人口就业2905人。打造“工厂式”“居家式”“基地式”扶贫车间,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0人。拓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渠道,发挥“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作用,开发扶贫特岗504个,人均增收3000元;临时性公益岗位869个,人均增收2400元;利用光伏项目收益的80%设立公益岗位688个,人均增收2100元。
消费扶贫方面,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369万元。
生态扶贫方面,以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沙化土地管护为重点,各乡镇设立生态管理员公益岗位124个,人均年收入可实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