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绘画总第4909期 >2020-11-25编印

天人合一 中国山水诗画的美学追求
刊发日期:2020-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刘万林,河南汝州人,国画家、教授。就学于河南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名家。作品十多次入选文化部提名展,三十多次入选省级展览,六次入选国际展,十多次获省级金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刘万林早年受陆俨少、魏紫熙、方增先、冯远等大家亲炙,集众家之长,取自我之道,积学深厚;又从东西方艺术中,从古往今来经典处琢磨艺术辩证法,精勤不辍,逐渐铸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其老辣精道的笔法,自然游曳于山水、花鸟、人物之间。

    中国的诗、画艺术在描绘自然方面占有很大比重,山水诗和山水画具有与自然相通融的特点,体现出我们民族“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山水诗和山水画传统深厚,是中国发展晨为完备的民族艺术形式。诗如“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孟浩然),“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荫,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王安石)……表现的是人与天地万物无隔无碍地融为一体的境界。山水画则多展开广阔幽深的自然画面,有的在林木掩映之中绘一小亭子或小茅屋,其中站立一人,或面向高山流水,帆影点点;或面向山林云海,沟壑层层。人物在广阔幽深的山水景观之中显得悠然、高逸;山水林木在孤身俯仰的人物面前显得和谐、美丽。从人物看,四面八方山水俱来;从整体看,人物、山水早已融化为一体,万象互为主宾,这已是天人合一的形象画面。

怀抱着与自然为一的人生理想,古代中国的许多士大夫能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态度对待人生。他们有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有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在他们看来,“我”原本是自然的—部分,“天生我材”是与生育其他万物一样的,“我”便还应在自然之中寻求人生的乐趣。乐时“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左思),苦时何必借酒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还不如“散发弄扁舟”(李白),泛舟湖上,看朝来雨霁,芙蓉出水,翠竹生烟;听风吹涛涌,雨港鸟鸣。茫茫宇宙,何处没有理想的归宿啊!陶渊明在自然山水之中见出了难以言传的“真意”,谢灵运把自然山水闹“适性”的精神需求联系起来,以区别于人的物质需求。谢灵运说:“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今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耳。”他已把可满足于人精神需求的自然山水与衣食所需之物质财富相提并论,并欲置“适性”之精神需要于衣食之物质需要之上,足见中国人对自然的重视、热爱已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把人与自然的合一当作一种理想境界来追求,在生活实践上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依附自然,广泛地接触自然并随心利用自然,人自身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功能性的)和精神文化(艺术性的)也就均与自然相通融。

中国的诗人与画家对于自然形态有着深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长期与自然接触使他们深知自然的律动,悉晓自然的节奏。他们在身心与自然的有意无意的交融感应之中体察自然的习性,又将自己深刻的感受表现在艺术创作之中,力图使自己的创造妙契自然的“真谛”,构成自然新的组成部分,以使艺术达到真淳美的境界。           

(刘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