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907期 >2020-11-23编印

做好产业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刊发日期:2020-11-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李振中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大家羡慕的田园,让农民成为大家向往的职业,值得全社会关注。

产业兴,农村旺。乡村产业发展是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产业是农民实现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的基础。乡村产业包括现代种养业、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是体量最大、产业关联度最高、农民受益面最广的产业。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乡村产业,产业链延伸的关键环节。加工业强不强,事关产业链长不长。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过去农产品价格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加工存在短板,这一短板现在也成为乡村产业融合的短板。在产业融合发展上也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找出短板、做好规划、调整结构,提高收入,才能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例审视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业转型融资难。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基础产业的延伸行业,需要大量生产资金配置,资金周转周期长。农产品加工企业大企业少,中小微企业多,抵御风险能力弱。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少。驰名中外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更少,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生产规模不协调、不匹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相对落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部分企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效益不好,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不对称。缺少准确市场信息、生产决策盲目、产品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导致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必须提高站位、开拓视野、做好规划、精准实施,通过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站位谋划在前。地方主管领导要提高站位,了解国内国际大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为基础,以地方优势作切入点,梳理地区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产业,做好产业规划和市场开拓,帮助农民生产适合当地特色和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

政策扶持龙头引领。要制定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引进大体量龙头企业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增加抵抗风险能力。要制定优惠融资政策,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支持企业发展。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科技创新型人才到农村就业,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帮助乡村企业转型发展。要及时兑现各项惠农奖补政策,切实保护就业者的积极性,确保各产业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

转变理念效益优先。要加大对从事乡村产业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能力。转变理念,扭转和改变过去散、小、乱的生产模式,把田间地头打造成“原料车间”,把加工流水线打造成“观光工厂”,把体验店打造成“现场制作”“线上销售”,把第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要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扩大市场覆盖率。要围绕特色创品牌,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思路,努力打造一两个具有地区特色优势的全国原产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如果没有本地特色的知名品牌,未来很难能够吸引产业聚集,也很难跳出“招商难”“产业园增长难”的恶循环。在新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推介等新型形式,全方位多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增加收入。通过乡村产业的综合发展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