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904期 >2020-11-18编印

文旅结合为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村民带来幸福生活
德吉村多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刊发日期:2020-11-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文/摄


实行异地搬迁后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远望青山绿水,近看金柳银滩。崭新的民居、宽敞的村路、明亮的路灯、整洁的公厕……现代化新农村的“桃园美景”展现在记者眼前。在民族广场跳起热情的锅庄舞、乘坐游轮泛游黄河、吃藏餐、品藏茶、住藏家、赏藏画,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旅游特色项目。

11月11日,记者在德吉村实地走访。村社区主任华藏向记者介绍说:“2017年,来自尖扎县能科乡、尖扎滩乡、当顺乡等7个乡镇30个村的251户946人,入住德吉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易地搬迁之前,咱们人均收入只有3700元左右,现在已经达到9800元。家家户户搬进安全住房,通上了自来水,实现家门口就医、上学,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

搬出大山告别贫瘠,通过文旅结合与多产业协同发展,德吉村实现了从易地搬迁村,到“网红景点”的华丽转变。

民俗旅游 迎来“八方客”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要致富必须有就业,只有乐业才能安居。”德吉村第一书记洛加才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8年,德吉村开始打造旅游特色村庄。目前,德吉村共有30户农家乐,其中有60名参与经营的村民通过了1个月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大大提高了德吉村的旅游服务水平。”

才让农家院的经营者对记者说:“我已经参加了4期村里组织的餐饮培训。以前,我只会捏糌粑、煮羊肉、煮奶茶,现在我家的菜单上除了有传统的藏餐,还有干锅炒鸡、尖椒肉丝、酸辣蕨根粉等30多个特色菜。”

据了解,目前,德吉村通过生态管护、旅游开发、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岗位开发,直接解决就业352人,带领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德吉村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国家级荣誉称号。

特色种植 育出“致富苗”

德吉村地处海拔1900米左右黄河流域谷地,平均气温7.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360—400毫米,黄河谷地“光、热、水”条件优越,非常适宜藏茶种植。

尖扎达顿藏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桑杰端知告诉记者:“藏茶茶香纯正、汤色润透、口感醇和,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藏药晶镜本草》中记载,茶汤与中草药、谷物、奶类等混合食用,营养价值更高,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洛加才让向记者介绍:“德吉村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引导和扶持村民创办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土地230亩,其中40亩用于创办苗木合作社、160亩用于创办藏茶种植合作社、30亩土地建设农事体验园,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2020年德吉村以打造500亩茶园建设为目标,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引导村内贫困户参与到种植、养护、采青、加工、体验销售等环节。通过技术扶贫,为贫困家庭送去“代代相传”的致富手艺,打造“黄河谷地藏茶第一村”区域品牌。

五谷藏画 粘出“富裕图”

11月12日,记者走进德吉村青海省巾帼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讲解员德吉桑毛正在向游客介绍五谷画的历史及制作工艺:“五谷画起源于藏族用五谷绘制吉祥图案祈福的民俗。随着人们思想和审美观念的演变,这种习俗逐渐变成手工艺品,五谷画制作工艺复杂,经过选粒、浸药、蒸熏、烘干、磨板、粘贴、增亮、装裱等工艺,制作出的成品具有防虫、防腐、不变形、不褪色、不胀缩、立体感强、保存久远等特点,在藏文化中被视为‘天精地华’的艺术珍品。”

德吉桑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里的负责人索南本是我的父亲,他是一名聋哑人,通过传承藏族特色手工艺五谷画,带领乡亲们脱贫。目前,合作社有员工27名,其中包含贫困户18名,残疾人11名、留守妇女21名。由1名青海省级民间工艺大师、3名尖扎县级民间工艺师与4名传承人牵头,组织村民进行学习和生产。2019年,巾帼专业合作社营业收入达到120万元,盈利60余万元。村民们用藏家的特色手工艺,拼贴出藏家的新生活,走出了致富的新道路。”

洛加才让对记者说,为了弘扬尖扎五谷文化,传承尖扎五谷艺术,打造五谷文化村庄。9月30日,德吉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尖扎五谷画》制作传承保护培训班,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后续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供支撑与帮助。

藏族妇女们与游客在文化广场举行篝火晚会


巾帼专业合作社的讲解员德吉桑毛向记者介绍:“作为地方非遗的五谷画,通过不断传承创新,吸收、创作出了具有水墨画风格作品——《白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