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4903期 >2020-11-17编印

新消费 新制造 新通道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印象
刊发日期:2020-11-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1116114832.jpg

吴江市黎里古镇一角


微信图片_20201116112930.jpg

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三强亨通集团展示产品



微信图片_20201116112937.jpg

博众精工研发的机器人


□ 本报记者 刘 峰 文/摄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一周年和吴江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十周年之际,记者深入地处示范区的吴江,踏访新动向,感受新变化。


“江南水乡客厅”

引领消费新增长极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黎里行》,是对吴江黎里古镇世外桃源的诠释。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古镇,古称梨花村,其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66.8公顷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内,现有明清民国建筑近16万平方米,115条弄堂、250余座河埠头、中国最大的锡器博物馆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古镇,与苏州同里、吴兴织里、常熟古里,统称“江南四里”。

如今,在长三角区域图上,沪苏浙交汇处一个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地方,横跨金泽、黎里、西塘、姚庄等古镇,这里便是由三地合力打造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江南水乡客厅”,一个具有东方意韵的江南居住圈,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走在了带动和引领消费新增长极的路上。

黎里古镇是“江南水乡客厅”的一部分。记者来到古镇时正值冬至,但这里仍不乏熙熙攘攘的游人。沿着河道纵横密布约2公里的丁字形市河,头顶廊棚,脚踏青石板,眼前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房顶悬挂的红灯笼,为宛如江南水墨画的恬淡古镇增添了几分艳丽。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河边的长廊,悠闲地晒着太阳。

“黎里文化底蕴深厚,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古韵,这里的民风也很纯朴。”在柳亚子纪念馆,记者遇到了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李先生,刚刚退休的他带着老伴自驾3个小时来到黎里,入住在古镇上一家名为“天和里”的客栈。

“当地的美食,像辣鸡脚、油墩、套肠、麦牙塌饼,我们都品尝了,昨天还参观了六悦博物馆,晚上在古镇散步看夜景,住宿在苏州园林式客栈,这里的生活真是太美了。”李先生由衷地感慨:“不虚此行。”

六悦博物馆坐落在黎里古镇上,有江南最大民间博物馆之称。“博物馆占地1.6万平方米,内有30多个不同种类的展廊,陈列着从全国各地收集的35000余件中国古董家具和工艺珍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堪。该馆馆长助理王玥告诉记者,“博物馆已成为黎里古镇聚人气的文化消费新地标。”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确立,为黎里古镇乃至吴江打响了知名度。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黎里古镇人气爆棚,接待游客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135.92%,创历史新高。吴江接待游客55.2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92.23%。

今年8月,吴江片区面向全世界征集“江南水乡客厅”设计方案,以实践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展示跨界跨省融合创新,引领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先行启动区打造成生态绿色发展的功能样板。在经济界人士看来,凭借区位和生态优势,“江南水乡客厅”是长三角经济圈不可忽视的“潜力股”,将成为引领示范区消费新增长极的典范。


         科创赋能产业

进击“智造”新高地


今年7月,在吴江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上,吴江区委书记李铭明确表示,要在产业高端上发力。牢牢把握长三角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的目标定位,在更高层次上规划吴江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一年来,吴江科创赋能产业攀上智能制造新高地: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家,新增上市公司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1家,新增苏州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3家,新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科技奖6项,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江苏省众创空间2家,新增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高层次人才2000名,新增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计划1名,新增高技能人才1.27万名……

作为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三强的亨通集团,在全球光纤网络市场占有率超15%,已成为服务于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亨通集团董事局办公室副总经理周旻告诉记者,亨通是除全球国际光纤巨头康宁外,第二个拥有从有机硅到光纤棒及光纤产品的全产业链企业,牢牢掌握产业“微笑曲线”两端的核心技术。集团正持续加码布局5G、量子加密通信、海洋通信与能源互联、硅光芯片等领域。

独角兽培育企业英诺赛科是吴江电子信息产业的后起之秀。“今年我们在吴江区建设完成了中国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与芯片规模量产生产线,拥有全产业链技术,目前项目进入设备进厂阶段。”该公司工厂运营副总经理王培仁说,今年初,该公司的半导体芯片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窗口指导的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同时,多部委联合发文,将英诺赛科项目列为0.25微米以下集成电路重点建设项目。

当记者走进博众精工的研发总部时,“让我们的智慧在外太空为人类服务”的企业背景墙,格外引人注目。据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任益梅介绍,博众是数字化工厂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及服务商,核心业务覆盖消费类电子、数字化工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制造、高精密治具等,截止目前已取得有效授权专利1100余项。目前,公司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预计今年吴江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在丝绸纺织和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有望实现千亿级突破。” 李铭在11月10日召开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十周年大会暨2020中国吴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说。

在此次洽谈会上,有38个项目签约,涉及数字经济、科创中心、智能制造、新材料、文旅创意等领域,总投资逾571亿元。其中,内资项目30个,总投资约325亿元;外资项目8个,总投资超247亿元。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未能阻挡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的脚步。


      交通“无缝对接”

打造区域发展新通道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要义,经济命脉,承载着社会发展重托。

记者在吴江采访时了解到,在汾湖高新区的公司里,有不少家住上海的员工,过去,他们上下班只能从318国道或高速绕行十多公里,现在,一座长约180米桥的建成,让两地近在咫尺。

11月9日,沪苏交界处的省际“断头路”康力大道对接东航路正式通车,江苏吴江汾湖到上海青浦金泽的行车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该项目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一年来,沪苏两地协作共建的第一个跨省级道路互联互通重大民生工程,它的建成通车,打破了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大幅增强了省际间路网可达性,开启了省际连接通道建设的新模式。

拓展大通道,疏通大动脉,激活细血管,促进大循环。吴江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交通方面扛起担当,发挥“先行官”作用,积极构建的互融互通示范区交通网络,不仅为周边区域群众通勤、探亲、旅游、就医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也大大增强了上海、浙江对吴江的辐射能力,以及经济的推动。

交通的“无缝对接”让吴江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愈发具有活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吴江全面对接青浦、嘉善、嘉兴、桐乡、南浔等周边区域,8条跨省公交和2条毗邻公交线路已先后开通,互联互通公交线网总长度达到178.5公里,平均每月服务市民出行15万人次。

李铭说:“按照一体化高质量要求,就是打破行政的篱笆,建设人居环境的新典范,打造好新江南空间,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绿色相得益彰。”

“无缝对接”的一体化交通,成为吴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未来,位于汾湖的苏州南站将形成融合沪苏湖、通苏嘉甬、示范区线、苏州轨交10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无缝对接的铁路客运枢纽。同时,上海轨道17号线、苏州轨交10号线与示范区城际铁路将在“江南水乡客厅”交会。

历史性机遇叠加,让吴江站在新风口,站位更高、眼界更宽、格局更大、底气更足。期待吴江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