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900期 >2020-11-12编印

少数民族文化为潮牌注入中国力量
借力短视频 化解经营危机 拓展全新销售渠道
刊发日期:2020-11-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01111120221 副本.jpg


    传承盘纸的严美娟、坚守竹编技艺的李年根、弘扬国潮服饰的古阿新......如今抖音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今年10月,抖音推出“看见手艺”计划,要让至少1000位手艺人年入百万,帮助更多传统手艺人被看见。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工艺美术平台、石狮市服饰产业孵化基地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国潮创新生活设计大赛之服饰设计大赛”。旨在促进服饰设计行业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国货复兴潮流,拉动内需,提升国品现代内涵。

一个月前,抖音男装系列国潮品牌古阿新,登上抖音“人气好物榜”的榜首,是年轻人熟知的潮牌之一,拥有高达200万的粉丝群体。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明星“站台”,综艺节目古阿新品牌的T恤,衬衫,裤子等频频出镜。作为陕西优秀创业品牌的古阿新,曾获得陕西省创业大奖“时尚传承大奖”,品牌创始人阿新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创业青年”。2019年,古阿新品牌被国家艺术基金会邀请,代表中国参加蒙古,俄罗斯,意大利米兰等国际时装周,并成为西安大唐不夜城唯一受邀入驻街区的国潮原创服饰品牌。

致敬民族手工艺

古阿新的创始人杨春林是从原生态苗族村落里走出的大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学的四处摆摊到毕业后自立创业古阿新品牌,如今已经在北京,天津,长沙,成都开设分店,经营项目除了服饰,还有很多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年都能给村民中刺绣的姑娘们带来手工收入。

在古阿新的北京前门店里,记者看到两件非遗作品“富贵团鱼”与“牛龙玉蝴蝶”,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作品原有四件,“凤凰对屏”和“双龙向上”已被买家收藏。这4件作品是由4位60岁以上的老人用十几个月手工完成的。

杨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匠人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她们缝的这些衣服将会运向哪里,会穿在谁的身上。她们总会问,知不知道是谁买了自己做的衣服,有没有客人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她们老是惦记着,如果衣服穿久了,扣子不紧了,记得拿回来再给她们,她们会把它缝上。”

“一个盘扣的制作,从加密,打结,成扣,再到上衣,对位,缝扣,每一个环节都是技艺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即使是技术娴熟的老匠人,一天也最多能缝上十几件衣服。苗族有句话叫‘针动命起’,老人们不知道自己眼睛还能看清多久、是否还能完成一件衣服、余生还能绣多久,但对于苗族的老人们来说,针线一动,便意味着新的生命又开始起航,这也是他们每天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动力。”杨春林说道。

创新化解危机

2020年初,受外界大环境影响,很多传统手工艺实体店遇到了经营的危机。杨春林对记者说:“受疫情打击,全国多地的服装店接连关闭了好几家,租借放置服饰的仓库主人跑路,仓库被物业收回,近十万元的租金打水漂。今年3月份,北京的门店临近关停,囤积的衣服堆在仓库一天,就要亏损几十万。”

国潮创业这条路,背后的辛苦与艰难,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走投无路的古阿新无奈之下,决定试试直播销售,通过抖音让苗绣出现在大众面前。

杨春林说:“通过小视频和直播的展示,很多网友被精湛的苗绣手艺所吸引,纷纷关注、点赞我们原创的视频。不仅在半个月时间内,将原本实体店需要一年才能卖完的衣服卖完了,更是借助抖音短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让更多人通过他的抖音认识了传统手工艺苗绣。现在,古阿新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其中50—60%的份额是从抖音引流而来。”

记者搜索古阿新抖音号,看到古阿新每条抖音作品的评论区都有“铁粉”帮他出谋划策。不单是评论,众多网友还用实际购买支持品牌发展。粉丝们给了古阿新开店和创作的支持和动力,也让古阿新做到了抖音原创国风系列的全国第一名。

业内人士指出,古阿新是通过非遗文化打造中国潮牌的代表,其实像古阿新这样的品牌还有很多,比如初弎、归心、花笙记等,都是近几年新兴的中国潮牌品牌。他们设计的服装走向了世界,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设计的实力。

设计,不仅仅是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更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审美观念和精神境界,同时,也在引领着社会风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链接: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约100万苗族人口,40%居住在贵州省境内。苗族服饰保留了远古的繁复式样和无与伦比的刺绣图样,是苗族文化最鲜明的代表。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几十年前贵州苗绣就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大量海外收藏者将珍贵的古老苗绣盛装带到国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