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892期 >2020-11-02编印

浙江省内外市场借采购浙货对接会 寻找“双循环”新发展机遇
刊发日期:2020-11-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0000000片1.jpg

本报讯 (记者 叶德宝 □ 马佳丽)如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了当下的新思考。10月21日,浙江省第七届省外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省内外市场纷纷借此平台寻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

浙江是商品市场大省,2019年,浙江3783家商品市场成交总额达到了2.3万亿元,市场经营户总数75.3万户,直接从业人员达134.8万人。在去年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浙江有35家商品市场位列“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居各省份第一。可以说,商品市场已成为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的重要力量。

优质的商品,离不开先进的标准。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是优质商品的最核心竞争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硬核”力量。因此,“标准引领品质、标准畅通贸易”已经成为义博会的题中之意。第七届省外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与第26届义博会同时开幕,并专题设置“浙江标准”“浙江制造”、“义乌好货”等专区,充分体现了“精准对接、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新时代特征。

和去年一样,第七届“对接会”嫁接第26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与义博会同时开幕、闭幕。利用“对接会”与“义博会”双方搭建的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共进。此次对接会期间举行了全国主要商品市场合作机制签字仪式并召开“双循环 新格局 商品市场发展新思路”座谈会。

座谈会上,义乌市副市长何旭明介绍了此次会议背景并对义乌市场作为合作机制发起单位,从市政府角度对义乌市场提出希望。浙江省市场协会、省内主要市场负责人、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会长及部分副会长,省外协会秘书长、主要市场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商品市场发展的新思路。并举行了全国主要商品市场合作机制签字仪式。

每年定期举办“市场万里行”活动,采用对接会、采洽会及展会等形式,促进供需双方贸易流通,激活国内生产和消费两大优势。根据贸易需求导向,结合各市场国内外现有仓储资源,共同探索国内外目标节点城市共建仓(海外仓)或园合作模式,构建“店+仓”、“园+园” 等业务输出模式,促进贸易前移,降低外贸风险。

“商品市场,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联接贯通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对接会”,建立省外市场与中国小商品城之间长期的经销合作关系,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浙货流通循环体系,为浙江省在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浙江市场的行业领头羊和精品浙货的展示窗口。‘对接会’与‘义博会’双方搭建的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共进,使‘义博会’成为‘对接会’的大基地、大舞台,‘对接会’成为‘义博会’的创新点、新亮点。”浙江省市场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体现了精准对接、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