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当作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广西“放管服”改革的做法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是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做好简政放权工作。2019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分两批共取消、下放和调整86项行政许可事项;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建立自治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三是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压减审批时间和环节。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事项,分类优化审批流程;四是创新服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治区推行“延期审批”“不见面审批”“预约审批”新模式;五是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整合优化12315指挥中心、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食品药品移动执法系统,基本建成“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框架,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六是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提速增效。改革政务服务流程、方式。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壮美广西·政务云、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等建成运行。
(莫琼英 李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