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资讯总第4865期 >2020-09-16编印

44年栉风沐雨,用产品暖人,以慈善暖心
波司登:一件羽绒服温暖小康路
刊发日期:2020-09-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作为一家成立44年的传统服装企业,波司登勇于直面科技进步、行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如今,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波司登集团党委书记、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初心依旧:“波司登是做羽绒服的,是给大家送去温暖的。我们希望用做羽绒服创造的财富,来温暖更多的人,夯实小康路。”

“温暖”变革  8台缝纫机“踏实”创业路

5月27日,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顺利登上珠峰之巅,标志着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圆满完成,为祖国勇攀世界之巅,铸就了永不言败的“登峰精神”。登峰系列羽绒服采用了蜂巢立体充绒技术、无缝防水压胶工艺、航天纳米保温材料等先进技术,扛住了极寒风雪的考验。经历44年发展,曾经其貌不扬的羽绒服,如今涵盖了满满的黑科技。研发、设计、制作,在波司登,每一件羽绒服都要经过150多道工序。

1976年,高德康靠着8台缝纫机,成立了一个村办缝纫组。身兼裁缝、业务员、送货员的他,蹬着一辆永久自行车,驮上几百斤衣服,往返于常熟、上海之间,一趟就是上百公里的路。随着一年年发展,高德康的“小铺子”变成了“大工厂”,1992年,不甘“为他人做嫁衣”的高德康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波司登。

十多年间,波司登不断追求生产革新,努力打造中国服装的民族品牌。2007年10月,波司登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凭借在羽绒、面料、工艺、版型等方面持续创新,现在,波司登羽绒服畅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72个国家,全球超2亿人次穿着。

抢抓机遇 始终保持“领军之姿”

6月23日,波司登集团对外公布其2019/2020财年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产品创新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集团于2019/2020财年录得经营收入121.9亿元,同比上涨17.4%,创历史新高。

转危为机,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是波司登走出的一条民营企业成功之路。将羽绒服中的绒朵含量由30%提升到90%,在笨重的“面包服”中引入时装要素……一场场澎湃激荡的羽绒服变革大潮中,波司登始终保持着“领军之姿”。近年来,波司登把握“一带一路”机遇,不断深化与国际品牌的跨国合作。从成立上海波司登(世界)贸易有限公司开拓出口渠道,到第一个以民族服装名牌成功打入瑞士市场;从“抢跑”伦敦奥运会,在英国设立伦敦旗舰店暨欧洲总部,到深化与国际顶级设计师团队、创新资源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波司登“走出去”的步伐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科技创新、移动互联、网络购物等新经济业态对服装市场竞争格局形成了现实挑战。”高德康说,当下,服装市场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拐点时期”,除了通过将产品原材料升级提档,加快推动“机器换人”和“智能工厂”创建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未来,数字化建设也是波司登的一大发力点。

暖身更暖心 画好全面小康同心圆

疫情期间,波司登第一时间捐赠15万件高品质羽绒服到抗疫第一线,总价值超3亿元,帮助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者解决御寒难题。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应急需求,迅速组织设备、原料和员工,紧急生产防护用隔离衣,为抗击疫情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

“波司登的主打产品是一件件暖身的防寒服,波司登的文化核心是一份份暖心的社会担当。”高德康说,“波司登温暖全世界”不是简单地用产品暖人,更是以慈善暖心。2011年,高德康个人出资5000万元,成立由民政部直属管理的“德康博爱基金会”(现为“波司登公益基金会”);2017年,波司登与中华慈善总会达成10年内捐赠2亿元物资的战略合作,两家联合发起“情暖万家”公益项目,每年向青海、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地的困难群众捐赠2万件防寒服。据统计,截至目前,波司登公益项目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108个地级市、558个县,惠及109.2万群众,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资捐物超12亿元。

深耕服装行业数十年,高德康对这一行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羽绒服行业具有充分吸纳农村就业,精准开展产业扶贫的特殊行业优势。基于这样的认知,高德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山东德州具有“神京门户”之称,1999年他将异地办厂的“先手棋”下在了德州经济开发区,成为首个进驻开发区的外地龙头企业。此后,波司登的产业陆续向农村基层扎根,先后在中东部地区建成了7大生产基地,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在贫困地区建立扶贫项目,波司登盘活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打造扶贫产业链,切实带动了当地群众共同富裕。

高德康表示:“心中有温暖,行动有力量。实业报国、品牌强国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怀。我们一定会踏踏实实办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让温暖一路同行。” 

   (商中尧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