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聚焦总第4851期 >2020-08-27编印

老字号片仔癀焕发新活力
刊发日期:2020-08-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日,60多年前片仔癀老药厂(漳州制药厂)产的安宫牛黄丸吸引了众人的关注。作为中华老字号的传统中医药企业,片仔癀药业因生产国宝名药“片仔癀”而享誉海内外。

说起片仔癀老药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不得不说起它的前身,福建漳州老字号——同善堂药局。“同善堂”药局创办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药材道地、工艺精湛声名远播。创始人周廷扬不仅满腹诗书,且精研岐黄之术,通晓脉理,对于药物性味和炮制方法尤为精道,尤其主张诊病开方必须讲究药材道地和炮制。

当年,清代大学士、乾隆恩师蔡新的母亲患病,遍请城中名医投药,皆不见痊愈。后来,府尹举荐周廷扬去诊治,他认真审慎地诊断后,开了药方,但太夫人服后仍不见起色。周廷扬感到诧异,认为他确已对症下药了,何以疗效不大呢?经过细心观察后发现,原因是“治疗沉疴久病者,不宜用生药,应多用炮制之药”。于是周延扬亲自遵古法炮制,煎熬进送,蔡新母亲的疾病得以痊愈,周廷扬名声大噪。为表达感谢,蔡新特送一匾额,上书“心稽指化”四个大字,并附序曰:“廷扬周生,究岐黄术,知本末先后之序,方无殊色,而致效甚速,亦可为能见大意者也,因书以颜其堂”。周延扬由此名声大振,后开办同善堂药局。

同善堂药局从创立之初就视质量如生命,以坚持做“良心药”闻名,传承了数百年。其中著名的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长期受到老百姓信赖。

说到这,究竟同善堂药局与片仔癀又有何关系呢?众所周知,片仔癀源于明朝宫廷秘方,一位宫廷御医因不满暴政,携秘方而逃,隐居漳州璞山岩寺为僧,后为救济当地民众疾苦而悬壶济世,利用宫廷秘法精制成片仔癀。就这样片仔癀在璞山岩寺代代流传,到了民国初年,璞山岩寺的最后一名住持还俗,与漳州“馨苑茶庄”庄主李珠结为夫妻,继续制售片仔癀。

1956年公私合营,以同善堂、馨苑茶庄为基础,组建“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1957年,又与“神曲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漳州制药厂”;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改名“漳州制药厂”,片仔癀药业的发展由此奠定基础。漳州制药厂严格遵循同善堂安宫牛黄丸的传统工艺,精选道地药材,严守古法炮制,生产出的安宫牛黄丸疗效显著,畅销海内外。其中,漳药牌安宫牛黄丸主要在国内销售,荔枝牌安宫牛黄丸则在海外市场销售。

同善堂药局研制的安宫牛黄丸,是创始人周廷扬之子周寿彭依据吴鞠通所载处方和同善堂祖传炮制技艺研制,疗效甚佳,而疗效甚佳的秘密就来源于安宫牛黄丸的选材和对于质量的把控。

这道挑拣的工序,每次都要由店里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重复进行,再由掌柜逐一检查,方可入药。当时,业界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同善堂的掌柜挑选牛黄比挑选家中要入口的大米还要认真。

片仔癀和同善堂的安宫牛黄丸又是许多华侨“下南洋”行囊中必备的东西,扮演着保护健康、寄托乡愁的重要角色。伴随着华侨的足迹,同善堂在东南亚知名度不断上升,并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片仔癀药业秉持生产名药片仔癀的工匠精神,结合传统古法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匠心精制,严格把控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的品质。为了解决麝香原料安全性、有效性问题,2007年以来,片仔癀药业先后在四川理县和陕西凤县设立了两处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并制订相关质量和技术标准,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选用上等天然麝香,确保品质与疗效。

除此之外,片仔癀药业还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保证从原材料—生产—物流全过程无污染。生产严格按照GMP标准,结合现代化生产技术,同时购进大量的优质生产检验设备,为质量把控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老字号面临着新的挑战,片仔癀董事长刘建顺坚信,依靠中医传统文化理论,一定可以让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春”。在充分尊重和挖掘传统中医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从传统走出的中医药制造企业,更需要创新动能,为了破局,片仔癀下了两步棋:一是通过建立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保证片仔癀产品原料的可持续供应;二是用科学方法诠释片仔癀的药理和机理,凸显传统特色优势,帮助片仔癀进一步获得世界广泛认可。前者是更好地保证片仔癀的产品品质,后者是扩大片仔癀的品牌影响力。

如今,以传统文化为基、质量品牌为两翼,跨上新时代新信息新技术高速路的百年老字号片仔癀,正焕发着无限的青春活力,朝着战略新高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