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在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因疾病而死,却死于“饥饿”,尤其是肿瘤、手术病人。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正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升而走入大众视野。
种类“稀缺”的特医食品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7月1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截至6月30日,通过注册审批的特医产品共有51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婴儿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有31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有20个,包括全营养配方16个、非全营养配方4个。
从统计中不难看出,特医婴配食品的数量高于特医食品,此外,在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食用的特医食品中,通过注册的主要是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还未有产品通过注册。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同类别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均执行《GB 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这一标准。但其中的3种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肿瘤、糖尿病、炎性肠病)发布了独立国标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定其技术指标与安全性指标,针对性更强。
6月5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在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组织的线上特医论坛中,就《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从配方到临床》主题进行分享。他介绍,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食品。产品配方特点是在全营养配方食品基础上,依据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适当调整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含量,其单独使用时即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这类产品,含有低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和较多的膳食纤维,并对某些营养素进行调整,使其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此外,他强调,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研究是整个临床试验的重中之重,要证实产品能够满足目标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的特殊需求,有利于血糖控制和(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等。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特医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涉及的领域则更细,需要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
临床营养干预需投入精力
营养与疾病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50%,并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美国把营养治疗定义为治愈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加拿大认为营养是一线治疗。
“临床营养不被重视。”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朝青在其直播分享课中说,“营养不良患者使用特医类食品的比例,美国占65%、英国占27%,我国只有1.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的比例为10:1,我国仅为1:5或至1:15。”
陈朝清表示,营养干预对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在减少病人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感染、再次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方面表现突出。随着营养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临床治疗及大众的认知,特医食品市场也将逐步成熟。虽然特医食品市场面临机会,但企业想要进入特医领域,依然要面临较高的门槛。同时,目前特医食品市场还存在一些风险。第一,流通管理未明确。对于特医食品,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此前曾出现某品牌产品与黑芝麻糊、豆奶粉等产品放在一起售卖的尴尬的现象;第二,医生教育难度。临床医生对特医食品的认知才刚刚开始,医生对产品的重视度还不够,像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的医生对于临床营养干预还是比较认可。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对医生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理解营养,理解临床营养对疾病干预影响的重要性;第三,竞品竞争。目前市场被老牌企业占据,他们所占有的市场牢固,医生对他们的产品也很认可,而病人已经习惯了这个产品,这时候让他们去改变习惯也很难;第四,无医保。特医食品暂时不会列入医保,就需要病人去自己购买。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