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凇婕 王长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会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此,笔者试从党的领导、改革创新、严格执行三个方面探析从制度到效能的路径,以期实现有效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这是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一、党的领导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坚定领导力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2020年初,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紧急行动、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战略格局。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大战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是党的体制优势的集中体现。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创造出这样的大团结、大协作模式,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决策果断、全民动员、举国攻坚的体制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坚定领导力,才能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政治保证。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完成好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二、改革创新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力量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制度的成熟定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动态演进、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制度成果。制度建构的历史继承性和政策延续性,推动中国制度的显着优势在长期探索实践中不断累积。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和优化。同时,制度优势的形成和维持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求制度主体能够对制度发展环境和制度建设规律进行深刻洞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巩固和增强中国制度的显着优势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必须得到系统解决的时代课题。中国制度的显着优势是在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彰显的。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广大科研工作者集体攻关,各行各业紧密配合,战胜了肆虐的病毒。2008年,我国遭遇罕见的持续大范围雨雪和冰冻天气,人民解放军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在较短时间内促成了 “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目标的实现。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2019年底面对如何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党中央从法治保障、疾病防控体系、疫情救治体系、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改革部署。从立法到预防,从救治救助到物资保障,适应治理现状调整优化制度,增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因时而进,适应时代之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因事而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因需而新,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三、严格执行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光有物理上的组合还不够,还要发生“化学反应”,严格执行就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力,其优越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就不能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执行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严格执行制度需要不断增强制度自信。我们的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诉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以此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民主的、有效的,具有鲜明优势和特点,这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根底。
严格执行制度就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让好政策开花结果、落地落实。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具体制度中,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更加广泛的力量、资源和智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疫情防控部署举措快速、有序落实。联防联控的有效措施、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着优势和强大治理效能的生动体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国内国际社会获得了广泛认同。
同时,要不断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带头执行制度。好的制度制定出来后,如果不能得到执行,就不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继续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政府职能划分,在国家治理中实现各机构之间的精准分工和高效协同,构建高效运转的政府治理体系,打造一支具有公共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治理智慧的公务员队伍,构建公务人员能为、愿为、善为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引导他们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制度意识,让尊崇制度、执行制度蔚然成风。要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织密扎紧制度的 “笼子”,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于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全过程,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真正让制度成为硬约束。(作者单位分别为:十堰市委党校、十堰市第二建筑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