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业界总第4783期 >2020-05-21编印

浅谈中国酒文化发展 “理性饮酒”古已有之
刊发日期:2020-05-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几年,在中国酒业协会的大力倡导下,“理性饮酒”逐渐蔚然成风,成为了新风尚。事实上,“理性饮酒”并非今时今日才有的产物,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人所说的“理”是“礼”,但其本质是近似的。

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套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且制定饮酒礼节十分重要。尤其在祭祀等场合,严肃的酒礼可以有效规范大家言行举止,同时加强个人道德约束。这种礼(节),既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反映,又是伦理秩序的表现。它从饮酒礼仪演变成为宴饮时的道德规范,把尊卑长幼这一套伦常礼教制度贯彻在饮酒行为上,形成中国酒文化的明显特征。而中国酒文化的形成,正是有赖于酒与“礼”、“德”逐渐相联系的漫长过程,使人们对酒的认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饮酒无度到有度。

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证明,最迟在殷周时期,中国酒文化已步入发达阶段。在《礼记·玉藻》明确记载:君主与臣子宴饮时,酒器的摆放、喝酒的品种、君主赐酒和臣子敬酒的礼仪规范严谨有序。古代饮酒的礼仪分为拜、祭、啐、卒爵四步。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可以说,《礼记·玉藻》中的相关记载,既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明显特征——把尊卑长幼这一套伦常礼教制度贯彻在饮酒行为上,也明确了强调了饮酒的“度”——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这与今日所倡导的“理性饮酒”可谓是不谋而合。

而《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不仅讽刺了人们酒后失仪、失言、失德的种种醉态,并明确提出了反对滥饮的主张,这同样与今日“理性饮酒”的主张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理性饮酒”自古已有之,且曾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因为种种原因,或被忽略,或被遗忘,亟待我们重新去挖掘、整理,并使之焕发出应有的奕奕神采,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