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资讯总第4747期 >2020-03-26编印

相关技艺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庭碧螺春坚持传承创新重塑产业自信
刊发日期:2020-03-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今年3月,享誉海内外的洞庭碧螺春已开采上市。据了解,入春以来,由于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产区气温较高、雨水充沛,奠定了春茶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保证了今年茶叶的品质。但受去年秋天干旱的影响,以及今年疫情引发的外来采茶工、炒茶师短缺,今年的洞庭碧螺春产量预计将减少20%。
 碧螺春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因产于苏州吴中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品质,洞庭碧螺春至今仍完全采取传统的采制技艺,整个流程全部由手工完成。然而近年来,洞庭碧螺春被假冒、仿制情况屡见不鲜,早茶树与本地群体小叶种之争、传承与创新的举步维艰,都深深影响着洞庭碧螺春的持续发展。
 “大多数消费者只知‘碧螺春’,不识‘洞庭山’。”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继伟说。作为一种制茶工艺,所有按照碧螺春工艺制作的绿茶,都可以叫碧螺春,这也给外来茶大量充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这些外来茶的口感与原产地碧螺春不能相提并论,但由于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一般的消费者很难分清,再加上外来茶产区面积大、产量高,利润空间大,对原产地碧螺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保守估计,市场上真正的洞庭碧螺春不超过10%。
 春茶上市,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越早上市越有利于抢占市场。因此,早些年洞庭东、西山部分茶农引进了乌牛早品种,这种早茶可以比群体小叶种提前半个多月上市。实践证明,无论是香气还是滋味,乌牛早和本地群体小叶种都是无法比拟的。早茶的混入,也对整个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造成影响。时间一长,价格也就下来了。中国制茶大师、吴中区金庭镇茶业协会会长周永明表示:“在茶园中适当比例调种早熟茶种,对拉长产业链具有一定的补足作用,也可以让茶农的收益进一步提升。但是,只有保住老茶树种,才能保住洞庭碧螺春产业发展的根基。”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洞庭碧螺春发展之殇如何破?为了进一步擦亮这张靓丽名片,近年来,吴中区严格实施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双重保护”,并对碧螺春茶生产、销售、消费实行全程监管,产业环境明显规范。此外,每年举办的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与旅游节等活动,使得茶果间作系统得以传承和延续。2019年,洞庭山碧螺春以44.49亿元品牌价值位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10强第五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少碧螺春茶企也顺势从产品创新和销售模式上进行攻关。江苏老字号东山茶厂就从中尝到了甜头。在始终坚持高品质的基础上,茶厂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开发出小包装便携式的产品,并通过京东、天猫等网络渠道实现销售快速增长。“依托良好的品质与口碑,我们与香格里拉集团、中粮集团、中石化等成功‘牵手’,去年一年,地产碧螺春茶销量增加了25%,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东山茶厂总经理毛少云介绍。无独有偶,金庭镇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也在通过和一条、一大口、果馆、物道等一批全国知名新媒体平台合作,并与高端文创产品跨界组合,期待打开新的营销路径。
 除此之外,近年来以东山御封茶厂为代表的茶企纷纷对碧螺红茶进行研发,进一步拉长碧螺春产业链。在2019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上,东山御封茶厂、洞庭山花果香茶场、西山天王茶果场分获“大金奖”、“金奖”、“银奖”。更令人欣喜的是,“苏州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日前正式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该项目与在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碧螺春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携手,给碧螺春茶冠上国家级“双遗”宝藏的名号。
 “荣膺‘双遗产’,给疫情冲击下的碧螺春茶产业强化了信心,也为洞庭碧螺春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虽然产业目前面临着品牌之困、市场之殇、传承之难等诸多困境,但是我们信心十足。”朱继伟说。他表示,下一步,吴中区将继续坚持市场导向,唱响茶品牌,坚持融合发展,提升茶产业,坚持传承创新,弘扬茶文化,在碧螺春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之时,担起使命,让洞庭碧螺春茶绽放更大的光芒。
     (记者 汪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