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聚集总第4702期 >2020-01-16编印

吴以岭院士团队微血管病防治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刊发日期:2020-01-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00001.jpg


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领衔团队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据悉,该奖系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由以岭药业旗下的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共同完成。

微血管病变成为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未突破的难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显示,目前大约有2.9亿心血管患者,每10秒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吴以岭院士带领科研团队自2005年始,依托两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微血管角度阐述它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途径。吴以岭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属重大理论原创

吴以岭院士说:“围绕着这样一个创新理论,我们采用既往研究的三个通络治疗心血管的药物中成药,简称为‘通络三宝’,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现它对微血管的保护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也发现它改善微循环。芪苈强心胶囊,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样保护微循环。”

揭示通络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

吴以岭院士指出,“我们十多个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研究,对研究数据3.3万多条进行分析,揭示了微血管病变是一个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心、脑、肾这些脏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

实验证实,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就是治疗临床心脑血管病这些临床重大疾病的关键机制。因为保护了微血管,就改善了心、脑、肾的微循环的组织血流灌注,从而减轻了临床病情。国家973计划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

创立了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该项目研究形成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当选院士一名,院士有效候选人两名,获省部级一等奖四项,著作一等奖一项,出版《脉络论》专著,发表论文240篇,获发明专利19项。

国家973计划专家组称:“本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吕玉明  李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