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4661期 >2019-11-19编印

抗糖=不吃糖?如何科学“限糖”
刊发日期:2019-11-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随着戒糖、抗糖逐渐风行,“糖”变成了万恶之源,许多人甚至不吃主食、不碰一点糖。专家指出,糖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对人体的重要程度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大脑几乎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限糖”并不代表不吃糖,“减糖”不代表减主食,而是“会吃糖、管理好该吃多少糖”。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习惯,少吃“游离糖”,小心“隐形糖”,减掉“添加糖”,科学控制糖的摄入量,避免“高糖”危害。

    少吃“游离糖”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膳食中的糖有一个专业名字,叫作碳水化合物。谷类、薯类、部分豆类都是糖类最主要的膳食来源,一些坚果也是糖类的良好来源,蔬菜、水果里也含有少量糖分;还有一大部分“糖”强调的是“游离糖”,并不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内源性糖。

“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大家喝的含糖饮料中的糖,制作糕点时加的糖,烹调时加的糖等,这都属于游离糖。

    小心“隐形糖”

很多朋友不知道不甜的食品也隐藏着很多“隐形糖”、也就是说并非甜的食物才含糖。有些无味、酸的、咸的都可能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形糖”。例如以下食品,焙烤食品和面点:在市场上买的面包、甜饼干中含糖量通常都在15%到20%左右;即便是自己动手焙烤,要想做得好吃,糖也不会少。碳酸饮料、果汁等:一瓶500ml可乐的糖含量在50g左右;一瓶350ml的乳酸菌饮料,含糖量也在50g左右。市售很多果汁饮料,即使是纯果汁饮料,含糖量也很高。女生们喜欢的红枣浆、蜂蜜柚子茶等所谓的健康饮料,实际上红枣糖浆加的就是红糖,红糖中90%以上都是糖;蜂蜜当中含糖量通常在75%以上。

    要合理“限糖”

首先学会看食物配料表。学会了看食物配料表,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准确无误地揪出来。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其次吃水果注意含糖量。水果甜与含糖多之间并不能绝对画上等号。像有些水果,可能并不像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吃起来很甜,但是它含糖量并不多,这类水果主要有西瓜、杏、甜瓜等。吃起来不甜,但是含糖分不少的水果,主要有猕猴桃、柑橘类、火龙果等。糖友要少吃香蕉、葡萄、枣这类高糖的水果。最后做菜少红烧、糖醋。烹饪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像红烧肉、鱼香肉丝、糖醋排骨等都是高糖菜肴,不宜多吃。